> 资讯 > 观点 > 正文

赵燕菁:城市规划要从教科书中走出来也不能完全参照国外经验


厦门大学建筑与土木工程学院、经济学院及王亚南经济研究院“双聘教授”赵燕菁

面向未来,从失败中学习。城市规划要从教科书里走出来,发现、总结古今中外防灾理念和实践,创造出一套适应中国社会特点的防灾规划。

这场突袭而来的暴雨给中国城市规划敲响了一次警钟。

2021年7月17日以来,河南郑州突降暴雨,3天降雨总量高达617.1毫米。郑州及周边多地基础设施停摆、人员被困、车辆房屋被淹,各方力量紧急投入救援之中。

洪水尚未消退,外界感到担忧的同时也对郑州城市规划产生了质疑,特别是郑州投资数百亿元打造的“海绵城市”到底有没有起到“抗洪防涝”作用?同时,人们也在反思,郑州洪灾所带来的深刻教训是否意味着中国城市规划必须要提高到更高标准上。

这些问题到底怎么看?中国城市规划应该走向何方?为此,中国房地产报记者约访了厦门大学建筑与土木工程学院、经济学院及王亚南经济研究院“双聘教授”赵燕菁。

赵燕菁是著名学者,做过官员,此前曾担任厦门市规划局局长和中国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副总规划师,具有十分丰富的实操经验和扎实的理论功底。他观察事物细腻,敢于讲真话,关于“土地财政”的论述至今仍被外界津津乐道。

面对中原大地泛滥的洪灾,赵燕菁感到痛心,为同胞忧心,也为城市规划前途担忧。他说,灾难来临时规划师们才发现自己做得远远不够。现在很多人推崇国外的城市规划方案,但我国有十分独特的气候特征,城市规划绝不能完全参照国外经验。

赵燕菁还说,中国不是没有好的抗洪防涝经验,但这些经验始终得不到总结与推广,对于高成本基础设施盲目迷信限制了适用中国环境的工程技术方案创新。

他提醒到,面对灾难正确的态度是:“面向未来,从失败中学习。城市规划要从教科书里走出来,发现、总结古今中外防灾理念和实践,创造出一套适应中国社会特点的防灾规划。”

不要照搬国外抗洪防涝经验

特大暴雨突袭郑州,在这座超千万人口城市中,数以万计的人们正在遭遇巨大困难。对他们来说,洪水淹没的不仅是钢筋混凝土,是赖以生存的家园。

天灾面前,作为规划师的赵燕菁为郑州及周边地区受灾同胞感到痛心。他说:“作为一个面向未的学科,城市规划一直在为各种突发事件做准备,但当这一天真得到来时,规划师们才发现自己做得远远不够。”

做过官员,又是学者的赵燕菁在反复思索,他要找到抗洪防涝工作的症结所在。

单就郑州而言,因水灾原因,外界有不少声音质疑郑州的海绵城市建设没有起到真正的作用,原因是过去几年郑州海绵城市试点范围达到了约23.6%,投入资金数百亿元。

赵燕菁对这个说法并不认同,他说很多人指责“海绵城市”徒有其表,其实“海绵”这一比喻就已经说明它根本不是为了超常灾害准备的。超常灾害之所以超“常”,就是因为这类灾害都是小概率事件,为预防小概率事件所做的投入(包括建设和维护)是极其巨大的。城市规划必须在预防灾害的成本和防护对象的价值间做痛苦选择;防护的标准也只能随着经济水平的提高而提高。

具体到抗洪防涝,中国气候特征使得城市规划面对困难尤其巨大。相对于大部分欧美国家,中国降水量并不是特别大,但却特别集中,具有短历时、高强度特征。

例如,7月14日至15日德国科隆地区24小时降水量仅为154毫米,就被德国总理默克尔形容为“没有一个德语词可以形容”的灾难级别的大洪水。郑州7月17日20时至20日20时,3天降雨总量高达617.1毫米,其中19日20时至20日20时单日降量达552.5毫米,小时降水量更是高达201.9毫米,超过科隆单日降水峰值154毫米。单日降水量和小时降水均已突破自1951年郑州建站以来60年历史纪录。


几年前,赵燕菁担任中国生态城市研究院院长,参加了很多生态规划和海绵城市规划编制和评审。在这一过程中,赵燕菁注意到这些规划从设计方案到技术标准,几乎都是照搬发达国家经验。

长期实践使赵燕菁意识到,这些解决方案和技术标准很难应对中国“短历时、强降雨”气候特征,按照“国际”标准规划的“海绵城市”早已一次次被极端降雨击穿。

“实践告诉我们,中国城市气象特征决定了我国不能照搬其他国家(包括发达国家)现成的经验,我们必须发展适合中国特点的抗洪防涝解决方案。这些方案不会来自书本、来自理论,是来自中国本土的广泛实践。”赵燕菁直言。

有好经验,但转化推广难

既然不能学外国,那就只能在自身上寻找突破口,学习那些经过实践证明方向是对的设计方案。在赵燕菁心中,1991年由中国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完成的厦门海沧新区规划是符合这项要求的。

该规划从一开始就引入“海绵城市”概念,创造性地解决了高潮差地城市防洪排涝问题。即在海沧新城中心保留了一个兼具景观和调蓄功能的内湖,利用厦门半日潮的落差——高潮位吸纳雨水、低潮位释放雨水——吞吐暴雨形成径流。同其他国家通过巨大地下工程消纳超标雨水相比,内湖方案通过景观功能带动周边土地升值,将超标“海绵”维护的巨大成本结合到公园绿化中,巧妙地解决了小概率防灾工程建设、运营成本巨大的难题。

赵燕菁说,2016年“莫兰蒂”台风突袭厦门,使海沧成为国内少有的被真正“实战检验”过的“海绵城市”实践。但问题是类似海沧这样的适合“短历时、强降雨”的实践并没有转化为中国“海绵城市”规划的规范和标准。




厦门海沧新区规划(上)和实际效果(下):几乎完全按照规划建成,“高颜值”新城区经受住”莫兰蒂台“风考验,保留村庄没有内涝,内湖水体没有恶化,山体绿化没有破坏。

赵燕菁认为,缺乏实践检验的问题同样也反映在城市基础设施技术路线的选择上。比如,这次郑州地铁就暴露出城市大运量轨道交通在灾害面前的脆弱性。

他同样以自己长期工作过的厦门为例。厦门这样的沿海城市平时地下水位就较高,很多隧道工程均面临持续性抽水问题,这对电力可靠性提出了非常高要求。为此,厦门曾提出一个独步全球的高架BRT系统(快速公交系统),对人工排水、照明、通风依赖很低,由于地面施工,无须专门车辆,造价低、建设快、运维省,即使在今天,厦门BRT系统仍承担着比地铁更大的运量。同样,高架BRT系统在包括”莫兰蒂“台风在内的极端洪涝灾害面前展现出强大韧性。

“但这一能抵抗高环境冲击力的大运量系统,直到今天也没有得到认真总结和推广。”赵燕菁遗憾地说,对高成本基础设施的盲目迷信,限制了适用中国环境的工程技术方案创新。


厦门高架BRT系统经受住极端洪涝灾害的考验,但始终没有得到总结与推广。

过往丰富的实践与观察,加上突降天灾的冲击,使赵燕菁将眼光放得更加长远。他说,中国地域辽阔,适用于厦门的解决方案未必适用于郑州这样的北方地区。中国有着悠久的建城历史,我们祖先的防灾理念往往被当今城市规划所轻视,比如像郑州这样没有地形可以利用的地区如何防洪,在黄河频繁肆虐的中下游地区就有着广泛的实践。

赵燕菁还说:“现在很多人把城墙视作单纯的防御系统,其实在平原地区,城墙乃是防洪系统的关键要素。白洋淀地区历史上就是蓄洪区,我们在雄安提出将城墙和里坊引入规划,就是借鉴古代智慧提高城市应对灾害的一个尝试。”

对于当下,赵燕菁显得无比清醒。他说:“很多人因为此次郑州洪灾质疑‘海绵’规划没有用,也有人用郑州降雨超标为‘海绵’失灵辩护,正确的态度应当是面向未来,从失败中学习。城市规划要从教科书里走出来,发现、总结古今中外的防灾理念和实践,创造出一套适应中国本地特点的防灾规划。”

编辑:liqing
凡注明“国际设计网”的所有文章,及本网站上的项目案例,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已经授权者,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国际设计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