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资讯 > 观点 > 正文

修春亮:寒区大城市的景观格局与生态韧性

修春亮教授结合韧性概念和城市人居环境,阐述了对生态韧性的理解,并针对寒区特点介绍了寒区大城市的景观格局与生态韧性研究,从城市规模、密度和形态三个方面对寒区城市韧性进行论证。最后修教授指出城市的规模、密度、形态共同影响韧性,提出将此理解运用于市级国土空间总体规划,对城市进行安全韧性评价。

城市和人居环境中的三种韧性及其相互关系

首先,修春亮教授首先对韧性的发展及演变进行了梳理和介绍,并提出韧性的重点是其综合性,强调各种因素的相互配合、弥补和支撑。修教授认为城市韧性的意义在于对于不确定性的应对和共存,并从工程韧性、生态韧性和适应性韧性三个方面理解韧性,将韧性概念总结为有效应对,快速回复和适应调整的能力。

修教授指出,城市和人居系统的韧性应该同时兼具工程韧性、生态韧性和适应性韧性三个方面,做到不崩溃、少损失以及持续的存在和发展。工程韧性强调使用不同的工程手段抵御各种灾害,生态韧性主要强调恢复重建能力,适应性韧性强调系统的变化和功能演进、提升过程。

三种韧性密不可分。工程韧性提供基本的保障,但是工程韧性在提升过程当中的边际效应是递减的,因此工程建设标准不能无限的提高。生态韧性发挥系统作用,重视但不完全依赖工程韧性,具有一定的演进和适应性韧性特征。适应性韧性是以适应和演进为特征,生态韧性的提升会导致适应性韧性结果。因此,生态韧性建设理念是兼具先进性和可操作性的,在韧性提升中需要强调更重视生态韧性的建设。

生态韧性与寒区城市规划

在地理和生态领域里,寒区的范围相对较小,主要指吉林北部和黑龙江地区。而在建筑和规划领域里,通常把整个冬季寒冷、存在季节性冻土的地区都作为寒区。在此基础上,修教授对寒区特点进行了梳理。首先,寒区冬季寒冷,冬季采暖会产生额外的污染,且污染物扩散慢。第二,部分寒区有降雪、冰冻的影响,会影响居民出行,同时冰雪、冰冻会封存一些污染物。第三,寒区植物生长缓慢,导致寒区的生态承载力和容量比较小,冬季落叶对污染物的吸附能力也降低。最后,冬季流感发病比较多,对于疾病防治来说有特殊的挑战。

然后,修春亮教授从生态韧性的角度出发,结合城市规划关心的核心内容——城市规模、城市密度、城市形态来分析寒区的韧性城市建设。

从城市规模上看

城市规模在城市安全方面最大的体现就是“大城市病”的产生,主要体现为交通拥堵、环境恶化、资源短缺、高房价、社会问题增加等诸多问题。但同时大城市也有应对手段和资源多、应对能力强的优势。因此,从景观生态的视角上看,用生态基础设施约束城市规模是必须的。寒区城市由于自身的寒地气候和生态特点,生态承载力有一定程度降低,因此需要更多的生态基础设施。

从城市密度上看

高人口密度对造成自然界的破坏与消耗,灾害来临时造成更严重的损失。但同时人口集聚意味着更高的知识水平、公共服务和更好的适应性。寒区的城市生态足迹更大,需要有更多的生态占用,在控制城市建设密度与人口密度方面需要做更多、更严格的控制城市建设密度工作。

从城市形态上看

城市形态对于保障城市安全的最大意义体现在于抵御突发灾害、保护城市人居安全上。在寒区城市建设当中需要有更多的可借鉴的绿色和蓝色空间,提倡组团式布局。在这个思路下,修教授指出寒区城市应利用多中心分布的韧性优势,建设更多蓝绿空间,采用“源-汇”景观格局和空间距离控制的手段进行景观格局建设。

基于城市韧性角度的规划建议

最后,修春亮教授指出城市的规模、密度、形态共同影响韧性,规模、密度、形态三者之间如果有两方韧性比较高都可能对第三方的韧性有弥补作用。修教授提出将此理解运用于市级国土空间总体规划,对城市进行安全韧性评价。例如,建立基于“规模-密度-形态”的城市韧性评价体系,对城市安全韧性进行评估,并与正进行的双评估、双评价相互对照。同时,在“三区三线”划定中贯彻韧性思路,并可将其作为城市规模和城市结构规划的依据。

编辑:郝梦媛
凡注明“国际设计网”的所有文章,及本网站上的项目案例,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已经授权者,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国际设计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