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资讯 > 观点 > 正文

城市需要更多“大师做小品”

      从公园里的休闲驿站,到地铁外的廊亭风道,如今的北京街头,一些体量不大却贴近生活的公共空间及设施常常让人眼前一亮,其中不少还是中国工程院院士、全国工程勘察设计大师的作品。

  鳞次栉比的建筑,是人们对城市的“第一印象”。如果说大型地标撑起了城市的“骨架”,那么如珠散落于各处的“家具”“驿站”,则纹入了城市肌理。它们与大众的距离更近、接触更多,项目虽小能量不小。这些“小品”或古朴或现代,或精致或简练,不仅承担着大量的社会服务职能,也在潜移默化中塑造着公共审美,彰显着城市格调。

  “建筑的实质是空间,空间的本质是为人服务。”请“大师”做“小品”,其价值固然在于多多打造“最美风景”,但更重要的恐怕还是传递一种态度、一种导向。小项目也需大智慧,小天地也有大格局,引导更多高水平的规划师、建筑师参与民生项目的设计,通过点滴细节的优化美化,完善城市功能、提升公共服务,也将带给市民更多生活乐趣和美的享受。

  北京,既是千年古都又是现代化国际大都市,历史积淀深厚,时尚气息浓厚。最近这些年,北京拿出“绣花精神”推进治理精细化,城市面貌持续焕新,百姓身边的微空间改造火热进行。在系统打通城市经脉时融入更多审美要素,在改善民生环境时观照这座城市的底蕴与性格,引导形成具有首都气质的建筑风格和城市风貌,善莫大焉。

  “把社会的大效益放在首位,这应该是每一个建筑师的追求。”建筑大师何镜堂曾如是言。走到大众身边,走进生活日常,精心打造兼具形式美感与功能美感的驿站、风道、廊亭等等,让公共空间“可观、可居、可悟”,这座城市就会成为每个人身体和精神栖居的诗意家园。


编辑:李姚姚
凡注明“国际设计网”的所有文章,及本网站上的项目案例,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已经授权者,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国际设计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