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资讯 > 行业 > 正文

小空间大生活 北京8个微空间改造让群众受益

7月18日,“小空间大生活—百姓身边微空间改造行动计划”项目竣工总结大会在北京建筑大学召开。北京市遴选出的8个小微空间试点项目通过“市区两级政府主导、高精尖智库引领、公众全面参与”的城市更新工作模式,经过近一年的设计、施工、建设,全部竣工交付居民使用。

中国残联副主席吕世明、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建筑节能与科技司副司长汪科、北京市规划和自然资源委员会副主任施卫良、北京市教育委员会副主任柳长安、北京建筑大学党委书记姜泽廷出席大会并致辞。北京市规划和自然资源委员会、北京市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北京市教育委员会、北京市城市管理委员会、中国建筑文化中心、北京市残疾人联合会等单位相关领导,试点项目所在街道和社区书记、居民代表、责任规划师、施工单位代表、设计单位代表、专家代表、北京建筑大学校领导等100余人参会。

为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的“人民城市人民建,人民城市为人民”重要讲话精神,2019年经报请市政府批准,北京市规划和自然资源委员会同北京市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北京市城市管理委员会、北京建筑大学主办,北京建筑大学未来城市设计高精尖创新中心承办,开展了“小空间大生活—百姓身边微空间改造行动计划”(以下简称“小空间大生活”)。这是北京市规划和自然资源委员会、北京市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和北京市城市管理委员会等部门联合北京建筑大学践行为群众办实事、提升首都城市公共空间品质的一批示范案例。

启动:汇聚设计师改造京城小微空间

当前,北京城市发展进入“减量提质”和“存量更新”的新阶段,城市“边角地、畸零地、裸露荒弃地”等小微公共空间是城市风貌和品质提升的关键内容。

“小空间大生活”聚焦百姓身边需求和改造意愿强烈的“三角地”“边角地”“垃圾丢弃堆放地”“裸露荒弃地”等具有“消极空间”特征的小微公共空间,选取“东城区北新桥街道民安小区内公共空间”等8处典型空间作为试点项目,通过向全社会广泛征集设计方案,评选出一批优秀方案并组织实施,以期形成激活和重塑城市“消极空间”和“剩余空间”的示范案例。

最终,国内外高校、科研院所和知名设计机构的多个设计团队提交了392个设计方案,竞相推出了瞄准北京的小微空间定制版方案。

设计:坚持一体化城市设计理念

“小空间大生活”计划汇集了北京市和国内的多家优秀专业技术团队参与设计,在推进过程中,“一体化城市设计”成为一大亮点。

试点项目专家之一、北京建筑大学副校长张大玉介绍,项目以社区中低效使用、拆除违法建设闲置未用、乱停乱占、垃圾堆放等“消极”公共空间作为改造目标,将其与社区视为一个整体,运用城市设计的方法,进行功能整合,开展集约高效一体化设计,一定程度上可为居民机动车和非机动车规范化停放,电动车集中安全充电,生活垃圾、建筑垃圾分类投放,老人和孩子室外活动以及室内学习、娱乐、交流等提供多样化公共空间。

以藏身于胡同里的西城区大乘巷教师楼小区公共空间为例,这里的问题在老旧小区中相当具有代表性:昏暗的自行车棚内,滞留大批废旧车辆;道路边车辆随意停放;单元楼门口,用于充电的私拉电线随处可见,安全隐患严重;小花园里,植物长势不佳,蚊蝇滋生……北建大师生组成的设计团队,见招拆招,一一破解:在小区门口塑造入口文化空间,增加快递柜、宣传栏等便民设施;设置智能垃圾回收驿站;改造优化停车棚,清理“僵尸车辆”,增设双层车架,增加夜间照明和充电设施;小区花园也被修整一新,新建了健身步道和活动空间;低矮封闭的小平房摇身变为宽敞明亮的党建小屋,旁边还有儿童自习室。

海淀区花园路街道牡丹园北里1号楼南侧公共空间设计方案以“牡丹园里寻牡丹”为主题。该项目设计团队集中、高效地布置机动车和非机动车停车区域,适度增加停车数量;将违法建设释放的空间,设计成满足老人、儿童休憩和活动的娱乐空间;将分散的、低效的绿地进行整合,在保留原有树木的前提下,进行场地景观设计。

成效:老百姓在家门口迎来美好生活

分布在北京六个城区的8个试点已全部竣工验收,最终实施效果如何?这要由项目周边居民来“阅卷”。

西城区栅栏街道厂甸11号院内公共空间,老少皆宜的“欢乐空间”让人眼前一亮:北侧紧邻院墙的老破旧车棚已消失,取而代之的是敞亮通透的党群活动室、老年餐厅和学习空间;东侧的小空地上新添一处小型健身区,安装了智能健身设施,旁边还有阳光花房;小区现有三处自行车停放区,立体车架、充电桩等一应俱全。而一年前,这里还面临杂物随意堆砌、配套建筑大量闲置、非机动车无序停放、线缆横飞、老人与儿童活动设施缺乏等诸多难题。

东城区北新桥街道民安小区内公共空间已被打造为“欢声笑语的院子”:设计团队因地制宜,在人防建筑屋顶开辟了一个活动平台,顺着无障碍通道来到二层,敞亮的公共露台出现在眼前,居民可以在这里享受阳光,也解决了小区住户无阳台的晾晒问题;从二层到一层,还有另一种玩法,可通过滑梯直接滑下来,也可走宽敞的台阶,这是设计师利用局部高差为小朋友们设计的趣味休闲空间;二层平台下方空间也被活用,这里设计了特色雕刻文化墙,展示胡同历史记忆,串联居民旧时光。

在海淀,花园路牡丹园北里1号楼南侧公共空间的转变,也让居民拍手叫好。小区居民严复民回忆,过去这里是一处违章建筑,拆除后成了建筑垃圾的堆放场,又脏又乱,“没想到,短短3个月就变出了一座美丽的花园。”只见这花园里,太湖石、花花草草点缀其间,既有步道、凉亭、坐椅,也有小广场和儿童乐园。患有心脏病的张大姐感叹,过去想出门,又怕出门,出门环境不好,走远些又行动不方便,“现在一出门就有一处家门口的花园,这花园就像是为我修的,党和政府真是想到、做到我的心坎里了。”

抹平了坑洼,坡化了台阶,清除了垃圾,拆除了违章,整合了空间,搭建了共建共治共享的平台。老年人和残疾人出行无障碍,享受到了温暖;孩子嬉笑玩耍,快乐成长;邻里和睦融洽,欢声笑语,重拾“乡愁”。

北京市规划和自然资源委员会相关负责人表示,经过精心改造,试点项目已成为环境品质佳、无障碍设施优、使用功能完善、历史文化厚重、居民文体活动丰富、公共艺术经典的城市公共空间更新示范案例。“小空间大生活”激发了居民主人翁精神和爱家园、建家园的情怀,形成良好的积极互动和主动参与的氛围,项目在实施过程中鼓励和督促街道成立了居民领航员组织、小区物管会,引导居民树立“居民事自己管,小区事大家管”的共建共治理念。

经验:形成全流程贯通更新路径

除了具体可见的落地项目,“小空间大生活”计划还积累了不少可复制推广的经验。

项目实施过程中,由北京市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北京市规划和自然资源委员会、北京市城市管理委员会以及相关街道等政府部门主导、统筹协调,北建大北京未来城市设计高精尖创新中心全程跟踪参与,充分发挥城市设计高端智库的引领作用,作为“总师单位”成立全过程技术专家组,搭建政府主导的跨部门合作平台,创建“两级政府主导、高精尖智库引领、公众全面参与”的城市更新工作模式。

北京建筑大学未来城市设计高精尖中心办公室主任李雪华介绍,“小空间大生活”项目实施过程中注重以问题为导向,实实在在为老百姓“解困、解难、解忧、解烦”;以设计为核心,本着“低成本、低干预”的原则,用“小设施、绣花干”的功夫打造全龄友好社区;以党建为引领,探索由公共空间整治推动社区治理水平提升的新路径;以创新为目标,通过全过程跟踪服务,形成了一套全新的城市公共空间改造工作模式。

试点项目以党建为引领,探索了由公共空间整治带动社区治理的新路径。主办方与街道和社区一起通过耐心细致的群众动员,让居民直接参与概念方案向实施方案的转化,创新了社区公共事务沟通机制,探索出党建引领社区治理的新路径。

项目以问题为导向,按照自下而上的原则,多层次全方位公众参与,真正落实了“人民城市人民建,人民城市为人民”的精神宗旨,实实在在解决影响老百姓日常生活宜居度的揪心事、烦心事,为老百姓“解困、解难、解忧、解烦”,最大限度满足居民对美好生活的期待。

同时,项目以“一个都不能少”的设计理念,打造了全龄友好社区,采用“微设计、微改造”的方法,以绣花功夫破解难点,随时听取居民的意见,随时深化和修改设计图纸,精选设施材料、材质和颜色。项目还以城市设计的方法,探索出城市“消极空间”活力再造的方法和路径,以实施案例提炼出城市更新、综合整治、品质提升的思路、方法和经验。

在育人方面,由北京建筑大学建筑学、城乡规划、风景园林、市政工程、城市管理、社会工作等多专业师生组成的交叉学科团队,全过程参与了项目的选址、设计、评审、施工组织和技术咨询,打造了一支专门从事城市更新及公共空间综合整治的高水平专业设计团队。

北京建筑大学党委书记姜泽廷表示,学校作为北京城市规划建设与管理的人才培养基地与科技服务基地,在面向“十四五”建设高水平特色型大学的过程中,以开展“小空间大生活”行动计划为抓手,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不断提升为群众办实事、优化首都城市公共空间品质和推动首都高质量发展能力,深入探索高水平服务北京城市总体规划落地实施,“政产学研用”融合培养“未来规划师、建筑师、设计师”人才的新模式。

动向:将凝练总结城市小微空间更新导则

后续,“小空间大生活”计划将通过梳理、总结、提炼行动计划实施案例,形成“城市小微公共空间功能整合、品质提升、活力再现一体化城市设计导则”,涵盖从选点确定、方案设计、公众参与、实施方案、集资融资、招标投标、施工过程等全过程的案例分析、思路引导、问题汇总、施工难点及经验总结,形成可复制的城市更新改造方法、经验和技术导则。

今年6月,北京市发展和改革委员会联合北京市规划和自然资源委员会、北京市城市管理委员会开展了“建党百年、服务百姓、营造属于您的百个公共空间”小微城市公共空间项目征集活动。北京市规划和自然资源委员会和北京建筑大学将认真总结提炼“小空间大生活”实施案例经验,在百个公共空间项目进行推广应用。

“试点项目围绕居民所思、所想、所盼、所急,实实在在地改善和提升百姓生活环境品质,在群众家门口解决群众急难愁盼问题,不断提升群众的幸福感、获得感、安全感。”北京市规划和自然资源委员会副主任施卫良表示,北京市规划和自然资源委员会将继续提炼小微公共空间功能整合、环境品质提升的经验,进一步探索北京城市街巷、大型综合体周边、交通枢纽等城市公共空间在功能整合、业态繁荣、活力人文、环境品质等方面的一体化设计思路、技术指引和实施路径。


编辑:liqing
凡注明“国际设计网”的所有文章,及本网站上的项目案例,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已经授权者,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国际设计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