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资讯 > 行业 > 正文

第六届深圳公共雕塑展举办 艺术让城市生活更有温度

《语林计划》

《造物》

《电箱物语》

电箱上的小鸟憨态可掬。

艺术画与街景融为一体。

近日,第六届深圳公共雕塑展在福田区中康路梅丰社区公园开幕,15位/组年轻艺术家的公共艺术创作完美与街区结合,让市民在日常生活中和艺术不期而遇。众多市民纷纷打卡,具有生活气息的中康路转眼成为了一座没有围墙的“开放性美术馆”。

此次展览以“35日生长”为主题,15位/组具有活力的年轻艺术家,借助雕塑、装置、活动等形式融入社区街道构筑物、树木、草地、设施、商铺等,并广泛地运用手工、3D扫描、打印技术手段等艺术手段。尤为不同的是,艺术家们把作品置入热闹的人流、吆喝的街角中,让艺术成为中康路居民茶余饭后的生活片段,也让艺术与生活更为贴近。

从深圳市公共艺术中心展示的第一个公共雕塑开始参观,沿着中康路行走,不出10米,便会出现一个公共雕塑。有意思的是,如果不稍加注意,你根本发现不了它们的存在,因为你以为它们就是平日街景的一部分。不得不赞叹,艺术与生活的完美结合。中康路中段的一个名为“电箱物语”的公共雕塑最受市民青睐,电箱被涂上了五颜六色的色彩,在电箱顶端,几只栩栩如生的雕塑小鸟站立,酷似在吃食,充满生趣。该作品的作者谢文蒂是一名在深圳长大的艺术家,他说,梅林给他留下的一直是童年的味道,因此,他将本是平淡无奇的电箱增添了一点“童年的色彩”,目的就是让漫步在中康路的行人发现这里的惊喜和趣味。

此次展览还回望深圳四十年来城市公共雕塑的开始与发展历程,对深圳四十年的公共雕塑作品和案例进行图文梳理,在福田中康路“墙·美术馆”空间中进行展出。深圳公共雕塑展从第一届举办以来,每一届都有新的探索,从中心书城到中康路街道社区空间,越来越靠贴近人们的生活。值得一提的是,本届公共雕塑展将有部分永久性作品长期在中康路陈列。

记者手记

艺术,让城市生活更有温度

随着市民对精神生活的追求,艺术也越来越日常,它们不再那么扑朔迷离,而是以朴素、低调的姿态,潜移默化地改变着我们的城市环境,影响着我们的生活。此次深圳公共雕塑展的中康路正是如此,被装点后的它,成了一座没有围墙的“开放性美术馆”。

深圳这座国际化都市从来都不缺艺术的装点。近年来,深圳开始做出探索,让艺术与更多老村结合。例如深圳十大客家古村落之一观澜版画村,这个久负盛名的客家小村,现与华侨城甘坑客家小镇、鹤湖新居、金龟村等一道成为深圳乡村与民俗旅游的热点,和客家古村落融合形成了别具特色的文化元素。还有上围艺术村,通过文化创意解决城中村和谐共生的一个经典样本,在短短不到两年的时间内,迅速成为一个引人关注的艺术村落,吸引了越来越多的目光。

一座美丽的城市,一定是更宜居、更美丽的城市。在艺术的进程中,艺术家们也以更富新意、更富活力的艺术手段为这座城市添加新的色彩。艺术深入社区,深入居民,深入生活,这种走街串巷式的艺术互动方式成为艺术的新形势,让城市生活更美,更有温度。


编辑:liqing
凡注明“国际设计网”的所有文章,及本网站上的项目案例,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已经授权者,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国际设计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