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资讯 > 行业 > 正文

上海有个“艺术村” 农宅上有毕加索作品墙绘

“看到那个大娘没?她是上海有名的相声演员赵松涛的母亲,这会儿步履匆匆,有可能是去菜田里摘菜的。”顺着徐永坚手指的方向望去,只见一位“村民”脚蹬布鞋、腰系围兜,完全是长期在农村生活的打扮。

跟着徐永坚继续在村里走,行不多时便到了一座造型别致的农村小院,只见玻璃门轻掩,门内依稀可见有人盖着空调被躺在行军床上睡午觉。徐永坚轻叩几下门,行军床上爬起来一人,揉揉眼睛微笑着开门:“不好意思,我习惯晚上工作,白天一般都在睡觉。”徐永坚对记者介绍:“这是画家朱者赤,前两天刚把工作室搬到村里,房间都还没整理好。”说完还不忘温柔“补刀”:“你看人家这作息,是不是很有艺术家做派?”

继续往前走,越来越能体会到这个村子的不简单:朱敏绘画艺术工作室,丁一鸣绘画艺术工作室,电影导演王磊的路上有马电影工作室,杨冬白雕塑工作室……这是哪个村子,竟有这么多艺术家集聚在此?

这里是上海青浦区朱家角镇的林家村,徐永坚是村党总支书记。他告诉记者,林家村正以“稻香林家,艺术乡村”为主题推进落实乡村振兴战略,目前已有不少艺术家工作室入驻,甚至还有艺术家举家搬到了村里生活。

建设市级乡村振兴示范村,有的村注重和周边地区联动发展,有的村注重挖掘乡村治理资源,有的村把本村景点打造成“网红打卡地”,有的村把传统农业“玩”出新花样……而林家村,却走了一条在全市独一无二的“艺术乡村”建设之路。这条路好走吗?引入艺术家工作室后,接下去要怎么走?

广袤田野是艺术创作的“天堂”

驱车来到朱家角,开过朱家角工业园区进入林家路,世界突然静谧了。一片片菊花、紫云英映入眼帘,湛蓝晴空下,万物青翠如画,田园阡陌,小鸟啁啾,小狗轻吠,一派田园美景。

除了乡村野趣之外,进入林家村后,浓郁的艺术气息也扑面而来:由驻村艺术家带来的精美墙画,让艺术与乡土结合,画里画外相映成趣。毕加索的《和平鸽》,达·芬奇的《最后的晚餐》,以及蒙特里安、康定斯基等画家的作品一一在农宅墙上得到呈现,令人目不暇接。

在林家村倪马路上,还藏着一座小小的农家书屋,由一幢二层农宅改建而成。一楼以书、画展示为主,二楼是静读、品茗区。走进书屋,可见一排排用竹子拼成的篱笆,还有郁郁葱葱的绿植,颇有“小院柴扉”的诗意,在这里翻几页书,时间仿佛也会变慢。

这便是闻名青浦乃至全上海的“最美农家书屋”——薄荷香文苑。“我们村为什么要打造艺术乡村?恐怕也要从这间‘最美农家书屋’开始说起。”徐永坚说。

薄荷香文苑的主人名叫陈君芳,以前在青浦城区开了一家书店,名字就叫“薄荷香”。后来,陈君芳关闭了“薄荷香”书店,捐掉了大部分书,把一些艺术类书籍搬回位于林家村的家里。“当时,村里正在建农家书屋,我想何不借此机会也打造一家农家书屋,延续‘薄荷香’的IP?”说干就干,2015年起,陈君芳开始翻建父母的老宅,从里到外都按照农家书屋的样子进行布置,庭院、书柜、公共活动空间应有尽有,装修和布置都巧妙融合了乡村野趣和书香文气。2016年4月,薄荷香文苑正式开放。

让大家都没想到的是,这样一间开在稻田里的农家书屋,竟然异常火爆。开放之后,一拨接一拨游客慕名而来,陈君芳夫妻俩有时一天要接待几十拨参观者。旺盛的人气让这间农家书屋成了不少作家、画家、雕塑家等文艺人士交流的平台,渐渐的,除了各种读书活动,薄荷香文苑也成了音乐会、讲座、艺术作品交流会的举办地。一栋不起眼的农村老宅,竟然就此形成了具有独特文艺气息的“乡村文化圈”。

“薄荷香文苑的红火,给了我们很大启示:乡村不一定是‘土’的,当乡村和艺术融合在一起,完全可以产生意想不到的化学反应。有广袤田野、湛蓝天空、鸟鸣犬吠的乡村不一定适合工业化的发展路子,但对于以灵感驱动的艺术创作来说,乡村恰恰是不可多得的‘天堂’。”徐永坚告诉记者,借着这股艺术氛围,在市级乡村振兴示范村建设过程中,林家村瞄准“稻香林家,艺术乡村”的目标,致力于打造乡村振兴艺术村。

艺术家集聚更易碰撞出“火花”

林家村历史文化底蕴深厚,自古就有“先有凌家角,后有朱家角”之说,本就受艺术家喜爱;加上薄荷香文苑的成功,带动了一大批文化名人长期驻扎在林家村,比如杨冬白雕塑工作室、王磊的路上有马电影工作室等,村里一下子活跃起来。

为了响应这种“活跃”,林家村也进行了一定的改造。徐永坚告诉记者,目前村里已经流转了近10栋村民的闲置农宅,租下后进行了整体改造,一部分联排的农宅被改造成公共艺术空间,今后可以举办画展、讲座、沙龙等,另一部分农宅则被改造成艺术大师工作室,由艺术家整体租赁后长期驻扎。

林家村倪马199号,这栋农宅不久前被画家朱者赤租下。朱者赤是哈尔滨人,当过十几年冰雕设计师,2003年来到了上海,主要从事雕塑、绘画事业,他的画作题材主要有敦煌系列、荷系列、母性系列等。

“我签了10年租赁合同,最近刚搬来,很多作品还没有拆封。”在工作室里,朱者赤带着记者上上下下兜了一圈,只见村里已将原先的农宅翻修一新,墙上还挂上了许多艺术作品,俨然已是一个现代艺术展览馆。记者了解到,朱者赤在纽约、景德镇、杭州等地都有工作室,林家村的这家工作室就是从杭州搬过来的。

朱者赤告诉记者,包括他在内的不少艺术家在创作时都有个习惯:需要大段时间,中途不被打扰。“工作室开在城市里,一会儿来个电话约你喝酒,一会儿有人敲门约你谈事,思路无法集中,就画不好画。这里非常安静,尤其是到了夜晚,只能听见青蛙叫,太适合画画了。”

如今,朱者赤每天白天睡觉,22点左右开始工作,在声声蛙鸣中全神贯注绘画,一不留神就画到了天亮。“我自己非常喜欢这个状态,等这个工作室彻底布置完毕后我准备开个展览,邀请朋友们都来看看林家村,看看我的新工作室。”

就在朱者赤的工作室不远处,相声演员、上海田耘社领衔主演赵松涛也租下了村里的两栋房子——一栋安置亲人家眷,一栋作为田耘社的工作室。作为“新青浦人”,他把事业和家庭都“搬”到了林家村,过着“归园田居”般的自在生活,还在朱家角镇打造了一个“松涛剧场”。

“前段时间实在太忙了,这里幽静闲适的乡村生活,正好可以让自己放松放松,我基本上每晚都回林家村住的。”在赵松涛工作室的院子里,他坐在一把竹椅子上,和记者聊起了他的乡村生活。今年3月末至7月初,他运作了《党史故事每日一则——赵松涛讲党史100回》文化品牌,每天在各平台更新一则以快板书形式呈现的党史故事,在网络上好评如潮。这些作品,基本都是在林家村的乡间老宅里完成录制并上传的。

“2015年、2017年,我在林家村分别租下了两栋房子,扎根青浦搞创作。去年以来,村里明显更漂亮了,道路、绿化等配套更完善,利用农宅改造而成的公共艺术空间更是令人期待!”赵松涛告诉记者,艺术创作虽然“喜静”,但并不“封闭”,也需要和别的艺术家进行交流,通过思维碰撞迸发出灵感的火花。尤其是对相声来说,这是一种来源于生活的艺术,和别的艺术家的交流会大大充实相声创作者的“素材库”。“比如,林家村里有不少艺术家工作室,通过交流,我今后就可能把雕塑作品的呈现方式、绘画的手法技术等进行艺术加工,在相声作品中加以呈现。”

“流量”会带来意想不到的影响力

艺术家集聚,为林家村带来了实实在在的流量——既包括游客数量,也包括网络上人们对“最美农家书屋”等IP的自发宣传。对林家村来说,这些并不仅仅是“流量”而已,而是切实的产业发展机遇、农民致富红利。

随着林家村“乡村文化圈”的形成,村子的知名度、影响力越来越大,村里也紧抓机遇做好各项配套建设工作,带动村里文旅产业发展,让更多人愿意到林家村走走看看,为林家村的建设事业出力。

如今,林家村正致力于将公共环境艺术化,在村里打造“一环三街”:稻田景观环和稻田外街、花园内街、庭院水街。“稻田景观环包括稻田栈道、稻田花廊、稻田舞台等,致力于打造网红打卡点,提升艺术氛围;稻田外街包括艺术公共活动中心、艺术大师工作室等;花园内街主要对农户庭院、公共环境进行提升;庭院水街是一条公共休闲水街,包括建造艺术桥梁等,给艺术家和村民打造前有街景、后有水景的个性化庭院。”徐永坚说。

在林家村,传统的水稻种植也分享了“流量”的红利。为村子带来改变的薄荷香文苑女主人陈君芳,如今已成为新农人:2017年起,她成立一家农业专业合作社,承包种植绿色优质水稻300多亩,还注册了“薄荷香农庄”商标,用信息化营销打开农产品销路。按照绿色大米市场销售价10元/公斤计算,“薄荷香大米”可比普通大米亩均增收1000元。不仅如此,有近2600亩水稻田的林家村,如今全村稻田已完成100%绿色认证——除了陈君芳,其他种植户也完成了从“卖稻谷”到“卖大米”的转变。

徐永坚告诉记者,打造“艺术村”的过程中,通过村内增加工作岗位、经营性收入、村集体分红等手段,到2022年,力争村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收5000元以上;通过出租存量建筑、农用地获得分红收入、税收收入等,到2022年,力争村集体收入增收百万元以上。

林家村的“流量”,也溢出到了朱家角其他村落。记者从朱家角镇了解到,随着乡村振兴战略推进,朱家角镇正发挥古镇旅游资源优势,将青浦重点发展的沈太路片区7个特色村庄整体规划打造,并在片区内率先打造“南张马、北林家”的乡村振兴标杆区。


编辑:liqing
凡注明“国际设计网”的所有文章,及本网站上的项目案例,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已经授权者,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国际设计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