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资讯 > 行业 > 正文

百分比艺术 让微改造社区更美

  

居住者积极参与到社区微改造的艺术创意中,一方面体现了个人参与感,另一方面也有利于传承每个区域独特的人文风格。

用“百分比艺术”概念做微改造社区,这是一个新尝试

小区内有很多特色小店

  “百分比艺术”改造社区 做法与国际接轨

  “百分比艺术”,是发展公共艺术上的一个概念,英文是“Percent of Art Program”,基本含义为:用艺术来从事环境建造,并使艺术与周围环境进行融合,从而形成一种新型的公众艺术。

  广州城市艺术周创始人翟月,她的创作团队在2019年12月完成了“永庆有鱼”文创项目后,接着投入到华康小区微改造当中。“社区沟通是我们进驻微改造项目首要环节,也是坚持始终的事情,”翟月说:“我们希望能推动成为社区自发性的微改造项目,并作为城市‘百分比艺术’改造的范例。”

  他山之石可以攻玉。目前,不少国家和地区的老旧社区改造模式都采取了“百分比艺术”概念,即把公共工程建设总经费中的若干百分比作为艺术基金,用作公共艺术品建设与创作的开支。“这种做法第一个优点是能使公共艺术的建设资金有保证,且能在观念上解决公共艺术可有可无的陈旧观念。” 

  她以美国达拉斯市作为“百分比艺术”为例子:该城市通过公共艺术建设条例法案明文规定:凡市府公共工程,均要拨出建设总经费的1.5%作为公共艺术基金,其中的1%作为购置和布置公共艺术品费用。0.25%作为日后维护和保养。剩下的0.25%作为公众参与相关的公共艺术活动费用,如参观、展示、讲演、研习班等。

  翟月表示,“百分比艺术”在本质上是为了引起大众对公共艺术的兴趣,希望提升大众对公共艺术的爱护意识和审美意识。同时,“百分比艺术”的改造执行,通常由选出的社区代表参与,一方面对公共艺术作者权益给予尊重,另一方面让居住者有更多参与感,“华康小区就是在这样一个背景与缘由下进行微改造的,我们希望‘百分比艺术’能成为旧城微改造的新型示范案例。” 

  颇让人意外的是,全媒体记者采访过程中获悉,提出在华康小区尝试“百分比艺术”概念的,是旧城改造项目产业链中容易被忽略的承包方。“这是第一次尝试,我们从自己的项目施工经费中拿出了1%来为社区艺术做点事情”,广州市华康小区微改造项目承包方胡铭超总经理说,“我认为这是社区微改造进行创新的好时机,而且我相信我们可以做得好。”

  社区沟通 开启每个参与者的创造力

  翟月告诉全媒体记者的,华康小区的微改造项目设置了“拟人化”的形象,不仅承载了与居住者沟通的作用,更开启了居住者自发性创意的可能性。其中,有承包沟通的“小悦哥”以及采用数位化设计的、用于宣传栏的人设图案。

  “在升级改造的过程中,小悦哥的作用其实是非常大的,自我们在微改造意向墙上贴出公示开始,小悦哥就没下过班。” 翟月笑着跟全媒体记者解说,“小悦哥”虽然是一张拟人化的二维码,但你扫进去的确是我们团队轮班制在线的人工回答,“在沟通过程中,有一些我们没有想过的创意是由居民们提出来的,比如照片墙的概念中我们只想到日常的人和事,但居民们牵挂的还有公共空间里那只吃百家饭的猫咪。” 

  翟月表示,设计师其实也有固有的局限性,尤其针对社区改造项目,团队很容易陷入惯性“创意思维”,忽略掉真正接地气的人文气息。“居住者自发性的创意,一方面是体现了个人参与感,另一方面也有利于传承每个区域独特的人文风格,我觉得这才是城市微改造最终的目的。”对此,广州美术学院杨一丁副教授用一个幽默的比喻告诉全媒体记者:“我不要你觉得,我就是要我觉得。艺术改造需要让每个居住者都一起参与。” 杨一丁认为,居住者充分加入沟通的过程,推动微改造良好发展,“我们需要他们知道,艺术改造的成果是属于居住者们,而不是任何其他机构或其他人的。”

  软硬工程 微微一动很清新

  公共空间:自带“网红DNA”是关键

  是不是每一个旧社区都具备“百分比艺术”改造的条件呢?当然不是。翟月告诉全媒体记者,自带艺术与人文气息的“微改造”与“整改”是不相同的,后者更多是高效快速重建,而前者则是需要被挑选并需要花费在工程建设看来比较漫长的沟通与设计时间上。“华康小区被选上,更重要的是它自带网红基因。” 设计师分析,藏在天河太古汇商圈后花园的华康小区,拥有高密度特色咖啡馆,居住人群以对生活品质有一定要求的白领为主,又有“老广州”的传统生活方式,形成天然的可被设计与碰撞的元素。“这些元素在我们进行社区空间研究中显得特别有意思,一些我们看得到的比如围墙、空调架、防盗网等,本身就自带生活气息。”在杨一丁看来,公共空间设计是让那些被看见的个人特色部分,变成居住者共同拥有的部分。“可以是一段共同回忆,一条共同的楼道,一片公用的艺术墙。” 杨一丁告诉全媒体记者。他多次强调,不要小看居住者对艺术和设计的鉴赏力,从小区内数不胜数的咖啡馆就能感受到,老大爷拿着被子跑楼下花园拍晒完后,很可能就散着步去喝一杯手冲咖啡,毫不违和。

  艺术装置:在“动线”上做文章

  所谓动线,建筑学的广泛定义是指人在室内室外移动的点的联合轨迹。例如加拿大蒙特利尔大学魁北克中心医院,是医疗空间的公共“艺术百分比”实践典范,它将13处大型的艺术作品融入医院的整体设计当中,包括楼道边嵌在墙面上模拟萤火虫发光的盒子、具有巴洛克风格的医院家具等。其中门诊大楼建筑外立面,由5张印着山峰图案的徽章组成的公共艺术图案进行装饰,整个图画跨越了8层楼高度,场面震撼——它的艺术改造方式是在“动线”上做文章。

  杨一丁分析:“在社区空间研究过程当中,我们常常发现,居民关心的往往是自己每天都必须接触的地方,比如楼道、门口、花园,此时设计团队需要做的并不是在某一个定点设置一个光鲜亮丽的艺术品,而应是实实在在地让他们在日常生活流动的碎片时间里,可被阅读并能达到共情的一个流动的艺术作品。” 对此,翟月有着相同的观点,她认为所谓的艺术装置不一定是一个实体的物件,它可以是一段被剪辑过的音乐或影片,也可以是一墙装载故事的老照片,“这些故事的主角是关于这个小区的人和事,居住者也许不需要每天见面并认识,但通过这些无形的交流,能让住在小区居民更有归属感。” 

  “软艺术”“灰空间”创作:善用四两拨千斤

  这里的“软”实际上是相对“硬工程”来说的,泛指非结构性建筑的部分。“软艺术”创作实际上有比较大空间可发挥,设计师团队不需大动干戈就能点石成金。

  而“灰空间”,最早由日本建筑师黑川纪章提出,本意是指建筑与其外部环境之间的过渡空间,以达到室内外融合的目的,比如建筑入口的柱廊、檐下等,后来被引申理解为建筑群周边的广场、绿地等,因此也有“泛空间”的说法。针对华康小区的微改造,杨一丁解释,“灰空间”其实就是封闭空间与开放空间的中介,或者说是内容与功能不同的空间之间的过渡区域。简单归纳,就是在建筑群中,由于“灰空间”的存在,冲破了封闭空间的制约而争取与户外空间取得更加广泛的联系,从而使主体与客体情景交融。

  杨一丁举了过往社区案例中有趣的例子:某社区有一个首层住户,他习惯将屋前的小平台作为“私家花园”,放着鸟笼和盆栽。当第三方设计公司介入改造时,住户表示抗拒,这时就需要一个两全其美的小方案来推动。“我们当时将这个‘灰空间’做出往公共空间上延展的设计,帮助住户重新改造原本杂乱的陈设,借机将延展设计的元素融进去。” 杨一丁回忆说,这样做设计成本低且效果好,“最关键是,这个重构的‘灰空间’增加了社区空间的层次,协调不同功能的建筑单体,使其各具特色却和谐一致。”

  记者观察: “百分比艺术”投入到底值不值?

  郭羿承博士曾经在2005年的亚洲文化合作论坛上发表过关于“城市美术馆”的演讲,当时他就指出一个观点:“城市美术馆”不是在城市里面建一座美术馆,而是让城市成为一座美术馆。在25年后的今天看来,这是一个正确的理论,但在不少地方依然是处于初级阶段,因为不少业界人士依然在考量一个商业领域万年不变的问题:这样的投入到底值不值呢?

  华康小区微改造项目承包方愿意迈出第一步尝试,“按照目前工程的体量,总额的1%也许不算太多资金,但我认为是一个撬开传统资本构成的好开始。”胡铭超总经理告诉全媒体记者,工程方同样是这座城市中的一员,勇敢踏出第一步,成为“城市美术馆”的过去、现在和未来的参与者。

  据全媒体记者观察,若以达拉斯市为例,公共艺术的资金投入后,除了公众在审美艺术上获益之外,同样达到经济增长的目的。根据数据显示,达拉斯市仅在1990年的公共艺术经济贡献就达4420万美元。另外,数据显示在1984年洛杉矶奥运会期间,大量公共艺术品让每投入的一分钱都产生大约2.4倍的周边经济效益。

  翟月告诉全媒体记者,关于艺术与城市建设的投入,盈亏是不可能在短时间内可见的,“百分比艺术”的投入也是一样的。

  在全媒体记者看来,这确实需要一个相对漫长的过程,“百分比艺术”实际上是为城市IP化做铺垫。正如美国现代哲学家兼规划大师刘易斯芒福德、加拿大城市规划批评家雅可布斯共同认为的一样,城市是文化的容器,是一种特殊的构造,这种构造精密而紧凑,专门用来保存和流传人类文明的成果——这种投入,慢工才能出细活。


编辑:刘晓茜
凡注明“国际设计网”的所有文章,及本网站上的项目案例,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已经授权者,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国际设计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