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资讯 > 观点 > 正文

应对内涝应有流域级规划

今年入汛以来,南方暴雨不断,城市内涝问题再一次引发关注。“5·22暴雨”致广州全城443处积水,雨水倒灌入隧道,13号线地铁被迫停运;7月16日~17日,湖北恩施遭遇特大暴雨,城区局地主干道积水约2米深,大量轿车泡在水中,多条道路交通中断......多地开启“城市看海”模式的背后,是长期存在的城市内涝顽疾。

问题来了,为何城市内涝年年治,遇上暴雨全瘫痪?

城市内涝有历史的、现实的原因,与我国一些城市的基础建设历史欠账多有很大的关系。一些城市在建设中存在“重地上轻地下”的偏差,管网建设标准不高。我国部分城市排水标准仅能应对“三年一遇”或“五年一遇”的洪涝,而一些发达国家的标准是“十至十五年一遇”。排水系统的先天不足,导致城市内涝“痼疾难除”。

另一方面,我国城市规模逐步扩大,地面大量硬化,导致地面的滞水渗水作用减弱,加剧了城市内涝。

因此,要告别“城市看海”,需要从多方面着手采取举措。

一方面,要进一步完善城市规划,优化排水管网,合理布局水陆空间,增加城市泄洪通道和滞洪蓄洪空间,构建科学的城市防洪排涝体系。

另一方面,应给城市更多“留白”,扩大绿地面积,在条件适合的区域营造海绵城市,让更多的土壤得以从水泥下解脱出来,让雨滴在土壤的一呼一吸间渗透入地下。

同时,对城市周边的湿地、湖泊要加强保护,严格禁止侵占,并尽可能地加以恢复,使其成为蓄洪排涝的保障。

特别值得注意的是,在一些地区,内涝问题不是单纯依靠一个城市自身可以解决的,需要在更大的区域范围内,甚至是大江大河全流域范围内统筹规划。各个城市的地理环境、发展现状、经济功能不同,应对洪涝的能力和条件也各不相同。因此,应从城市群和经济带的层面进行协调和治理,在江河全流域范围内安排、营造蓄洪区,统筹管控水量,开发储水技术和设施,城市间形成补偿机制等。

根治城市内涝还有很长的路要走,需要集合各方面智慧,实现科学调度,提升智慧城市建设水平。雨季还在持续,城市仍面临考验,安然度汛,我们要做的还有很多。

编辑:赵立娇
凡注明“国际设计网”的所有文章,及本网站上的项目案例,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已经授权者,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国际设计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