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资讯 > 观点 > 正文

马炳坚:搞好传统建筑教育

▲中国民族建筑研究会专家委员会委员、著名古建专家 马炳坚

2020年是中国民族建筑研究会成立二十五周年,值此重要时刻,特应中国民族建筑研究会邀约就传统建筑文化对当代建筑的影响谈一点个人看法。

一、中国营造学社以来,我国传统建筑传承发展状况简要回顾

90年前,以朱启钤、梁思成、刘敦祯诸前辈为代表的爱国志士、专家学者发起成立了研究中国传统建筑的民间学术团体——中国营造学社。这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个研究本民族建筑的学术团体。它的成立标志着中国人对本民族建筑的价值有了深刻的认识,标志着中国人研究、继承、弘扬中华传统建筑及文化时代的开始。

但是,学会及其开创的事业命运多舛。由于军阀混战,日寇侵华,连年战争,学社仅存在了17年,于1946年不得不停止了活动。17年中,学社组织了古建筑实物的调查、研究和测绘,进行了文献资料的收集、整理和研究,编辑出版了《中国营造学社刋》,对传承、弘扬中华传统建筑文化做出了重要贡献。但从建立起一个学科,对中国传统建筑进行系统、深入研究的角度看,在仅存的17年中,学社所做的还仅仅属于开创性、基础性的工作。

新中国成立至上世纪80年代的30年中,由于思想认识的偏差和极左思潮的干扰,中国营造学社始终未能恢复中断了的组织及学术活动。尽管国家有关部门曾经组织班子进行过中国古代建筑史的研究(如当时的建工部组织的以梁思成先生为首的中国古建筑研究所,中国科学院考古所,文化部文化艺术研究院建筑艺术研究所等),但一则,这些单位之间都势单力薄,各自为战,缺少合作;二则,这些研究工作不断受到左倾思潮的干扰和影响,研究工作始终难以顺利开展。

进入80年代,研究工作重新抬头,除去以上相关单位之外,还有天津大学、清华大学、东南大学等大学建筑历史教研室等古建研究机构。尤其出现了北京市房管局下属的北京市房屋修建二公司(北京市古代建筑工程公司)古建筑技术研究室以古建筑传统技艺为核心内容的研究,并不断取得成果,之后,他们又创办了《古建园林技术》杂志,使得传统建筑的研究出现了崭新的气象。

1985年在古建筑技术研究成果的基础上,北京市房管局职工大学创办了“古建筑工程专业”,开了国内传统建筑教育的先河。房管局职工大学古建专业的开办,催生了相应专业课教材的出炉,那几部在业内影响深远的《中国古建筑木作营造技术》、《中国古建筑瓦石营法》、《中国清代官式建筑彩画技术》就是这种背景下诞生的。

但是,传统建筑在整个建筑行业的份额和影响力毕竟太小太小,尤其改革开放以后,西方建筑文化传入中国,对中国建筑文化带来新的冲击,我国城市建筑贪大、媚洋、求怪等乱象丛生而且愈演愈烈,很多具有地方风格和民族特色的城市、乡村大面积消失,代之而来的是几乎千篇一律的高楼大厦,千城一面的现象十分严重。即便是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城乡规划法》做出重大调整,在规划原则中加入“保护……历史文化遗产,保持地方特色、民族特色和传统风貌”的重要内容之后,这种状况也没有发生根本性的改变。

总结90年来的经验教训可以看出,影响我国传统建筑文化、技艺得以传承弘扬的原因,是我们对自己本民族的建筑文化认真不足、研究不够,没有建立起相应的学科,更没有能够在大学建筑学专业进行讲授。尽管从上世纪八十年代以来,传统建筑教育在大学里有所开展,但仅限于建筑遗产保护领域。建筑学专业基本不涉及传统建筑内容,中国培养的建筑师只懂普世建筑,不懂中国本民族建筑。这本来是一种非常不正常的现象,但是大家都见怪不怪,反而认为是天经地义而且无动于衷。这种状态如果不能从根本上改变,传承、弘扬中华传统建筑文化永远难以实现,《中华人民共和国城乡规划法》确定的“保护……历史文化遗产、保持地方风格、民族特色和传统风貌”的规划原则,将永远是一句空话。

二、充分认识中华传统建筑及其文化的先进性,增强文化自信和文化自觉,是将传统建筑内容纳入大学建筑教育的基础

中国传统建筑有数千年的发展史,它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结晶和载体,是中华民族的先人在“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的“天人合一”的宇宙认知的引导下,在顺应自然,师法自然,巧妙利用自然为人类谋福祉的不懈努力中创造出来的一种充满东方智慧和创造力的特殊建筑。

中国传统建筑是一种非常先进的建筑,它在建筑选址方面,城乡规划方面、材料的选择和应用方面,建筑构件的组合方式与建造方式方面,构件、材料的重复再利用方面,在节能环保方面,在抵御地震灾害方面,都远优于世界其他体系的建筑,是世界上最先进的建筑之一。

认识中华传统建筑及其文化的先进性,首先要有文化自信,要通过对传统建筑及其文化的深入研究,去加深对它的先进性的认识。如果不加研究,就想当然地认为这种草创于原始社会,发展成熟于生产力底下的封建社会的传统建筑,较之于当代普世的、以钢筋混凝土或钢结构为代表的现代建筑,一定是落后的,一定没有什么值得当代人学习和借鉴的地方,则永远不会发现它的先进之处,更不可能将这门古老而智慧的建筑纳入到当代建筑学专业的课程。

中国传统建筑内容丰富,博大精深,充满智慧,它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结晶和载体。它的营造思想、理念、建造模式和技艺,是一笔十分宝贵的历史文化遗产,不仅值得我们认真探究、学习,更值得大力继承和弘扬。因此,将中国传统建筑纳入中国当代建筑学专业的教学内容,培养既懂现代建筑,又懂本民族建筑的中国建筑师,是中国当代建筑教育的正确方向和神圣使命。

三、中国传统建筑教育具有与国外建筑教育有不同的特点、内容和方式,要创出一条适合本国国情的传统建筑教育路径

当今的建筑学是在西方建筑学的基础上建立起来的,至今大约有一百年左右的历史。

建筑学作为一门学科,最初诞生于法国巴黎路易十四皇家学院,与绘画、雕塑同属三大艺术门类,十九世纪八十年代至二十世纪三十年代逐渐成为美国建筑教育的主流。这种模式传入中国后奠定了中国建筑教育的基础。

中国的建筑活动有五千年以上的悠久历史,但中国人对建筑有不同认知,与西方存在概念差异。中国人认为建筑的角色是“器”,它的价值是“用”,而不是艺术品。正如老子《道德经》所说的:“埏埴以为器,当其无,有器之用。凿户牖以为室,当其无,有室之用。故有之以为利,无之以为用。”

由于中国建筑是把功能放在首位,认为建筑是“器”,而不是“艺”,建造房子是以技能为支撑,而不是以美学为支撑,所以,几千年来,中国一直没有西方那样的艺术家建筑师,而主要依靠工匠,凭技术来完成建筑的设计和建造。当然,这并不等于否定规划师的作用和建筑的美学价值。中国先民凭借“天人合一”的宇宙认知、阴阳学说、仿生理念,创造出了中国传统建筑独有的特质,奇异的结构,灵动与秩序之美,使之在世界民族建筑之林独树一帜,形成中华民族特有的建筑文化。

中国的建筑教育,应当紧密结合中国建筑文化及其建筑的这些特点,创造出适合于中国国情的建筑教育体系。

根据这些年的思考和实践,我认为中国的传统建筑教育应当抓好以下这三个层次:第一个层次是中等职业技术教育,第二个层次是高等职业技术教育,第三个是层次是大本科教育。在本科教育之上,还可以进行更高层次的研究生、博士生教育。

中等职业技术教育,培养对象是技术工人。过去,培养技术工人的主要途径是学徒制,凭师徒间口传心授的方式传授知识和技能。随着社会的发展及教育方式的进步,这种学徒制逐渐向技校制转化。上世纪60年代初,北京市房管局根据职能的需要,举办了古建筑技校,吸收具有小学、初中文化水平的年轻人,进行专业知识和技能教育,培养出了一批古建筑木作、瓦作、油漆彩画作方面的专业技术工人。后来这批专业技术工人在古建筑修建工程中发挥了重要作用,成为北京乃至全国古建筑修建行业的骨干,有人经过努力还成为全国知名的古建筑技术专家,比如在业内有一定影响力的蒋广全、边精一等人。他们还写出了专业技术著作,为业内的传统技艺传承做出了贡献。中等职业技术教育采用的是课堂讲授相关知识与专业技师辅导进行实际操作相结合的教学方法。实践证明,这种教育模式是成功的。

高等职业教育,其学历水平相当于大专。最早开创这种传统建筑教育模式的是北京市房管局职工大学(成人高校),首届学生是1985级,学生来源有业内在职职工,也有应届高中毕业生。教学内容有基础知识,有部分大学建筑学专业课程。古建专业课则是在本系统传统建筑研究成果基础上经过系统科学的整理形成的教材,主要有古建筑木作、瓦石作和油饰彩画作,还有古建筑概预算和工程管理方面的内容。培养对象主要是从事古建筑施工及文物保护修缮的工程技术人员和管理人员。其中少数人走入了专业设计队伍,参与到文物古建筑修复和当代传统建筑设计当中。这个学校培养出了数届学生,他们在传统建筑修建中发挥了重要作用。之后,又陆续有河北廊坊师范学院古建筑工程分院、河南南阳理工大学古建筑专业等。由于已经有三十余年的办学经验,高职教育还是比较成功的。

当然,从事传统建筑中职、高职教育的学校目前还很少,且各方面还有进一步提升的空间,但毕竟为行业发展培养了人才。这是一件大功劳。

当前,主要问题在于大学本科及以上的传统建筑教育。目前,在本科建筑教育中,只有建筑遗产保护专业是学古建的,他们的就业方向是文物古建筑保护,不涉及现代建筑设计。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城乡规划法》关于城乡建设要“保持地方特色,民族特色和传统风貌”的要求,大学建筑学专业的学生仅学现代建筑、普世建筑是不够的,也要懂得自己本民族的建筑。所以,在大学建筑学专业增加传统建筑方面的内容,培养既懂现代建筑,又懂本民族建筑的全面发展的建设人才,就十分必要而且紧迫了。

大学本科及以上培养出来的是高端人才,这些学生将来主要从事建筑规划、设计、教学、科研。他们对将来城乡面貌的改观,对中国千年建筑文化的传承与发展是起关键作用的群体。目前,恰恰是在培养大学建筑学本科及以上的教育方面,我们的认识尚不统一,条件尚不充分,建设部门和教育部门都还没什么具体作为。这是一件非常遗憾的事情!

四、结语

成就一项事业,关键在人才;培养合格人才,关键在教育。新中国成立七十余年来,我们国家之所以一直缺乏符合建设有中国特色的城市和乡村的合格人才,问题就出在教育上。在传统建筑教育方面,目前的中职教育、高职教育已有较好的开端,需要进一步巩固提高。但是在本科及以上的教育方面,必须要有实质性的改变。只有将传统建筑内容融入建筑学本科教育,培养出大批既懂现代建筑,又懂中国本民族建筑的高层次人才,中国的城乡面貌才可能发生根本性的改变。

中国民族建筑研究会及其它相关学术团体、行业组织担负着促进学术进步和行业发展的重任,应该有所作为,在促进大学传统建筑教育发展方面多做些实实在在的工作。

(马炳坚,中共党员,高级工程师。中国民族建筑研究会专家委员会委员,《古建园林技术》杂志主编,北京历史文化名城保护学术委员会专家,北京老城区百街千巷整治提升专家顾问,北京房地集团有限公司古建专家顾问。曾任北京市古代建筑设计研究所所长,中国勘察设计协会传统建筑分会会长。从事中国古建筑施工、研究、设计、教学、办刊等工作五十一年。代表著作《中国古建筑木作营造技术》《北京四合院建筑》等)



编辑:liqing
凡注明“国际设计网”的所有文章,及本网站上的项目案例,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已经授权者,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国际设计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