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资讯 > 观点 > 正文

张宇星访谈:关于未来科技、城市和建筑空间的想象


张宇星 / Yuxing Zhang

东南大学建筑学博士,深圳大学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研究员(本原设计研究中心副主任),趣城工作室(ARCity Office)创始人兼主持设计师,深圳“趣城计划”和深港城市/建筑双城双年展发起人之一,主持设计了沙井古墟等城市空间复兴与策展。

唐赛文/ Seven Tang

深规院城市设计联创所高级主任工程师,毕业于英国卡迪夫大学城市规划与设计专业,旅英期间曾担任卡迪夫大学城市设计研究员,致力于区域发展与城市空间结构研究。代表深规院参加ISOCARP国际青年规划师工作坊,获得国际优秀青年规划师表彰。

前言/

上篇推文我们分享了社区2050国际竞赛的精彩观点,并对城市科技和“人与自然生命共同体”之间的辩证关系提出了我们的看法。张宇星博士作为“社区2050:以城市科技展望社区未来”国际论坛的主讲人与竞赛评委,对于社区的未来,科技的未来,甚至于人类文明与发展也有十分深刻的见解。

我们本期城市“胡侃汇”有幸邀请到张宇星博士,与他一起畅谈关于未来城市,未来科技,未来建筑空间,以及我们城市/建筑学科本身的无限想象。

 

Seven:  张博士,您怎么看待“社区2050”这个课题?

张宇星:  

二十年前,西方社会就已经开始探讨2030年的未来城市和社区。今天在深圳,我们也开始讨论社区2050,这是个很有趣的现象。从前我们关注的重点还是价值链的微笑曲线、生产生活空间的高效组织。但随着全球化发展,中国原来的生产模式正在改变与转移,我们开始有剩余的思想或者生产力,去思考更高阶的社会和自然问题,包括气候适应性、生物多样性、阶层融合等等。这说明今天的深圳在经济、社会和思想方面已经非常接近发达国家,甚至在不久的将来很有可能获得这些方面真正的话语权。

如果我们从一个更加广阔的历史维度来谈论社区,其实我们正处在一个人类/城市/社区进化的关键节点上。100年前芝加哥学派对于社会问题已经有非常深入的研究,其发生的一个非常重要的语境是现代‍主义革命到了最高峰,快速的工业化带来了迅速的城市化。现代主义背后的逻辑就是机器与资本的逻辑。资本和机器控制了整个世界的组织关系和空间形态,并参与到对人类系统的定义中来。所以那个时候我们的学术界就开始讨论,人类存在的意义,人的社区的价值,人跟机器、资本、社会、社区之间到底是一个什么样的关系?

现在,我们的身体本身虽然没有发生多大的改变,但是人以外的物的系统每天都在发生巨大变化。其中最重要的发展就是互联网技术。随着互联网技术的发展对人类城市与生活的改变,以及人类对互联网系统的高度依赖,互联网正在重新定义人类,以及人与物的关系,使人类第一次真正意义上能与外界物的系统有了融合的可能性。

所以很幸运我们正处在人类进化的一个关键节点之上。社区2050看起来是在讨论未来城市问题,实际上具有高度的现实意义。

社区2050作品-技术融合与未来城市愈合 ©HÜSEYİN ONUR DİNMEZ/ZEYNEP GÜRSEL/BUKET GÜRBÜZ/TAYFUN PARLAK

Seven:  您刚刚说到,人与物的系统正在逐渐融合,具体怎么融合?这种融合会给我们的城市和社区带来什么挑战和契机呢?

张宇星:  

工业化进程中,人因为生产组织的需要和资本效益最大化而集聚,但人与物(机器或资本)还处在一个对立面,人受到机器与资本控制,社区是生产之外人回归自我的自由空间。

而互联网系统跟人的是相辅相成,是共生的。比如手机已经完全跟我们的生活融为一体,有时候可能比我们的一根手指一只胳膊更重要。其实,手机、VR、AR都是比较初级的人与物的融合,随着科技的突破,会出现新的人与物的链接方式。比如“元宇宙”就是要找到一个新的虚拟世界与现实世界的连接点。这个连接点一旦突破,它将是重建社会关系与社区空间的基点。

由于互联网信息的庞大和交互的实时性,社区首先可能在互联网虚拟世界形成,物理空间成为虚拟世界的反向投射。人不再因为生产的需求而在物理空间上集聚,而是与有共同爱好的人在虚拟世界形成社群,再选择一个合适的地方建构新自己的社区。城市和空间的社会价值和意义将发生巨大的转变。如果我们社区的物理空间不具备足够的吸引力,它可能因为被虚拟社区所取代,而走向消亡。

我们刚刚谈论到的城市其实还是基于人本主义思维方式,还有一种融合是人跟动植物的融合。30年以后我们最喜欢的交往的是什么?如果生物技术、互联网、人工智能发达到一定程度,我们与动物、植物的交往也是未来社区的一种非常大的可能。科技帮助我们打开第六感甚至更多的感官系统,让我们实现与动植物的交流。城市里的居民不只有人类,还加入了动植物。这也意味着新的社区可能是一个人与动物、植物深度融合、相互依存的新系统。


社区2050作品-百廊:现实社区成为虚拟社群的反向投射 ©LEROY CHENG/VANESSA MA

人与动物的共同社区©上海迪士尼乐园扩建概念

 Seven:  疯狂动物城当然是一个非常有趣的社区场景。在当下跟我们学科发展更加紧密的是物理空间的设计应该如何抵抗虚拟世界的冲击呢?

张宇星:  

物理空间本身的功能性和实用性无法抵抗虚拟世界,我们需要重新思考物理空间的价值体系和方法论,来抵抗虚拟世界的冲击,使未来的科技加入到社区的重建中去。

“强建造”和“弱建造”系统的叠加和融合或许是重构物理空间价值体系的全新路径。就像一棵树,它本身是长期迭代和短期迭代的融合,树干在上百年甚至上千年之间持续生长,树干之上每年也会生长出新的枝叶,建筑应该像这种自然法则学习。

一方面,“强建造”需要我们不断改进建造技术和空间产品本身,提升建造效率与品质。比如蚂蚁洞穴、蜂巢等这类的自然系统中的空间,我们未来仍需要通过技术的探索才能建成。另一方面“弱建造”系统设计需要在物理空间中加强体现,例如城中村随着时间变迁而自然沉淀的人文味道,或是物理空间中添置的艺术、信息装置,亦或是人与动植物甚至物的交互。总的来说,对于物理空间的设计,我们需要弱化建筑空间本身的功能性的设计,回归艺术家的思考方式,以新的空间逻辑打动身临其境的使用者。


沙井古墟新生:艺术装置点缀的生动场景©趣城工作室

沙井村民大厅:建筑中的光与景©趣城工作室 


Seven: 那么在现在如此内卷的学科背景下,我们的城市与建筑学科需要如何改进?

张宇星:  

关于城市规划和建筑学的发展,大家为什么这么焦虑?我认为是因为我们的设计对象快没了,我们的空间快没了,我们所有技术所依赖的、所解决的问题没有了,这才是最大的危机。我们学科的发展首先要思考人的需求与现实空间的价值是什么?我们真正应该讨论的学科内核到底是什么?

我认为建筑与规划学一方面,需要不断深入对气候、生态、社会包容性等问题的探讨,拓展学科内核,探讨的是更加有利于人身心健康的物理环境与社会关系。另外一方面,我们学科应该突破对于信息科技的应用边界,不应该局限于关注作品的效果模拟与表达,这只会推动设计行业的内卷。而是从使用者和消费者角度,实现“强建造”和“弱建造”路径的叠加与融合。比如利用数字化技术增强建筑材质的空间营造与表达,或是让更多的阳光进入到室内来创造更丰富的生物多样性,增强人的感受,而使物理空间更加具有吸引力。

社区2050作品-人与自然共同生存:建筑表皮提供多样化的生物栖息场所 ©ZITING WANG/ZILAN WANG


社区2050作品-片区交感:社区中更多样的生态系统与空间体验©KELLY TING/ELIM HU

笔者记/

在未来的30年内,虚拟技术跟跟现实技术的融合是必然的,只是我们目前的融合是非常初级的,无论是建筑物理空间、智能虚拟技术的发展都仍有很大的空间。我们展望社区的2050,也是在展望人类城市文明的未来。

编辑:李姚姚
凡注明“国际设计网”的所有文章,及本网站上的项目案例,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已经授权者,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国际设计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