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资讯 > 人物 > 正文

英国鬼才建筑师Thomas Heatherwick

Thomas Heatherwick照片 ©Elena Heatherwick

英国鬼才建筑师Thomas Heatherwick,被誉为“英国当代最大胆的创意奇才”,《泰晤士报》评价他有“本世纪最性感大脑”。

他确实当之无愧:并非建筑科班出身,却在23岁成立个人工作室,30岁被誉为“新列奥纳多·达·芬奇”,33岁获得“皇家工业设计”勋章,35岁拿下建筑大奖 “菲利普王子奖”,39岁打败扎哈·哈迪德等一票大佬,成为上海世博会英国馆的设计者,41岁担任伦敦奥运会主火炬设计师......每一项履历都让人惊叹。

设计鬼才的成长之路

Thomas Heatherwick出生于1971年,祖母是布艺设计师,母亲是珠宝设计师,所以他从小深受创意设计的熏陶。父亲曾有意引导他的兴趣,带他去看建筑展览,但他却觉得当时常见的建筑设计很古板、很无聊,缺乏创意。相比之下,他喜欢动手做好玩、有想法、有创意的东西,他要学习 “发明”。

Thomas Heatherwick的珠宝设计师母亲 ©Thomas Heatherwick

于是他选择了三维设计专业,在曼彻斯特工艺学校学习三维设计后进入皇家艺术学院,1994年获得文学学士学位。他说,“从这个意义上讲,我是一个非常无趣的人,这么多年始终一成不变,一直在三维设计这个领域中探寻,对设计我只想继续保持这一份孩童般的真实。”

托马斯毕业作品《亭》(Pavilion),被英国卡斯雕塑基金会收藏并永久展示 ©英国卡斯雕塑基金会

1994年,刚刚毕业的他并没有选择大型平台工作,而是成立了同名工作室Heatherwick Studio。核心业务是专注于寻找创新设计的解决方案,尤其注重艺术思想以及对材料和手工工艺潜力的挖掘。尽管年轻的他并没多少可动用的资金,他也努力创造条件:把自己的住所作为工作室,如果有客户要上门洽谈,他就赶紧收拾,把床藏起来,把吃饭桌装扮得像一个办公桌。工作室里装满了模型和收集的物品,用他的话说,工作室是“九岁时卧室的放大版,许多东西都是一直在努力的设计过程的残余,但没有经过实践。”

Thomas Heatherwick在自己工作室里,手持模型 ©Elena Heatherwick

“构思”、“制作”和“叙事”三个环节,是Thomas对待设计的核心关键词。创立工作室后,他的创意得到了充分发挥,作品横跨建筑、设计、雕塑、家具、时尚、公共艺术等多种领域,每一件作品都令人耳目一新,给人强烈的视觉冲击力。正如他本人所说:“创造力是大脑的事,舒适感是屁股的事,主宰世界的是大脑不是屁股。”

下面,让我们一起欣赏一下他这些别致有趣的作品。

Thomas Heatherwick的设计作品

2010年上海世博会英国馆
2010年上海世博会,Thomas Heatherwick的作品方案一举击败包括扎哈·哈迪德等大师,脱颖而出。建筑由6万根7.5米的亚克力管制成,每个亚克力杆的根内藏着形态各异的种子。建筑外形像打开包装纸的糖果,又像毛茸茸的蒲公英。亚克力杆可以随风摆动,奇妙的视觉为固定的建筑赋予了流动的生命力。
上海世博会英国馆外观 ©Iwan Baan
与其他馆不同的是,种子圣殿本身就是展品。进入“种子圣殿”之后,你会看到每根亚克力管内部都含有不同种类、形态各异的种子。它们可能是一颗松果、一粒咖啡豆,也可能是你叫不上名字的种子……

亚克力管内的种子©Hufton + Crow

这些种子共计25万颗,来自“千年种子银行”,以一种朴素的概念诉说地球远古生命历程的故事,以生命本源与未来对话。 

上海世博会英国馆室内,可见亚克力管内的种子©Hufton + Crow

日光通过亚克力管传入,提供内部照明,种子圣殿显着神秘而充满新生的张力,就好像宇宙天体的满天星云,种子便是孕育巨大能量的生命未来。

上海世博会英国馆室内 ©Iwan Baan

上海复星艺术中心
项目位于上海外滩BFC金融中心,由Heatherwick Studio与建筑事务所Foster + Partners联手打造。以中国传统戏曲舞台帷幕作为灵感,打造了三层转动式“流苏”的幕帘系统。被称为“会跳舞的建筑”。

上海复星艺术中心,“会跳舞的建筑” ©Heatherwick Studio & Foster+Partners

Thomas Heatherwick说:“我的宏大野心就是要将它打造成一个全世界独一无二,无可复制的作品。”

上海复星艺术中心,“会跳舞的建筑” ©Heatherwick Studio & Foster+Partners
建筑包括办公楼,购物中心和文化娱乐区域。Thomas Heatherwick将高性能玻璃窗结构系统与手工雕刻的石头结构结合,再将这些结构环绕在新的公共空间四周,与历史悠久的外滩建筑群遥相呼应。
建筑与外滩建筑群的呼应 ©Heatherwick Studio & Foster+Partners

建筑走廊 ©Heatherwick Studio &  Foster+Partners

上海天安千树

Thomas Heatherwick还把巴比伦的空中花园“搬”到了上海,就是新地标“天安千树”。建筑的外观如两座山峰,内设有零售、办公、餐饮、画廊与其他公共空间。

天安千树鸟瞰 ©Qingyan Zhu

天安千树夜景 ©Heatherwick Studio

Heatherwick跳脱出“建筑仅仅是建筑”的局限,在项目内设立逐层升高的“立体绿化”,不仅消除了建筑与景观的界限,也丰富了苏州河沿岸的城市景观。

“空中花园”式的垂直绿化 ©Qingyan Zhu

伦敦奥运会火炬塔

万众瞩目的2012年伦敦奥运会圣火火炬也是由Thomas Heatherwick设计的。设计由204个花瓣组成(每个花瓣都代表一个参赛国家),并与控制杆花茎相连,内部的气泵将天然气传输到每个花瓣。

伦敦奥运会火炬塔 ©Heatherwick Studio

伦敦奥运会火炬点燃效果 ©Heatherwick Studio

这些花瓣缓缓升起并聚合成一个巨大的“主火炬塔”——它象征了奥运会在此刻团结了全世界。奥运会结束后,火炬花瓣被拆下并赠予各个国家代表团做纪念。

伦敦奥运会结束后,火炬塔“花瓣”可拆卸 ©Heatherwick Studio

新加坡南洋理工大学生态教学大楼
南洋理工大学教学中心是Heatherwick工作室在亚洲的第一座大型建筑,和当地的CPG顾问公司合作完成。建筑对传统校园建筑进行了创新,由12座塔楼构成,形状像一棵巨大的防风草。

南洋理工大学生态教学大楼 ©Heatherwick Studio + CPG

设计理念是将学习设施与社交空间相结合,社交空间包括阳台、花园、空中走廊等,方便师生交流讨论。

生态教学大楼建筑内部 ©Heatherwick Studio + CPG

生态教学大楼的阳台 ©Heatherwick Studio + CPG

哈德逊天梯Vessel

 “Vessel”是纽约哈德逊广场的地标建筑,有“纽约的埃菲尔铁塔”美称。 

哈德逊天梯外景 ©Michael Moran for Related-Oxford

建筑呈圆形环绕,具有蜂窝状的外形结构与抛光的黄铜色质地。共16层、2465级台阶,80个休息平台,可一览曼哈顿全景和哈德逊河景观。

哈德逊天梯中庭仰视 ©Michael Moran for Related-Oxford

建筑与参观者有着较强的互动性,人们可以通过攀爬、探索、远眺等,感受它的独特魅力。

从天梯楼上的风景 ©Francis Dzikowski for Related-Oxford

其他设计作品

除了建筑,Thomas Heatherwick在雕塑、家具、公共艺术等方面也有很多非常有创意的作品,比如让他一举火遍英国的陀螺椅。

Thomas Heatherwick和陀螺椅 ©2010年米兰设计周

这把椅子像个巨大的陀螺,只有一个中心轴,坐在上面摇摇摆摆,好像随时要滚动,但并不会真让人翻倒下来。

Thomas Heatherwick自画像,坐在陀螺椅上 ©Heatherwick Studio

还有2010年,他负责设计的伦敦新巴士。这是50多年来唯一一次为伦敦设计专属巴士的项目。

伦敦新巴士 ©《每日邮报》

巴士内部空间 ©Heatherwick Studio

伦敦折叠滚桥设计充分展现了他对机械美的表达。滚桥位于英国伦敦的帕丁顿,由8个小模块组成,伸直后12米长,卷起来的时候是一个八角球形的雕塑,方便过往船只通行,伸直后则为行人服务。

伦敦折叠滚桥©Heatherwick Studio

伦敦折叠滚桥折叠起来,是一个颇具美感的装置 ©Heatherwick Studio

伦敦折叠滚桥打开状态 ©Heatherwick Studio

Thomas Heatherwick就是这样一位“鬼才”,用不可思议的创意,赋予作品生命力。Wallpaper杂志还把Thomas和造特斯拉造火箭的Elon Musk一起称为当今世界的颠覆者(One of the Game-Changers),也就是游戏规则的改变者。甚至都不去挑战已有的规则,而是直接用自己的方法来创造这个世界。这就是Thomas Heatherwick。
编辑:liqing
凡注明“国际设计网”的所有文章,及本网站上的项目案例,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已经授权者,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国际设计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