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资讯 > 人物 > 正文

首届"梁思成建筑奖"获得者关肇邺院士在京逝世

著名建筑学家、中国工程院院士、清华大学建筑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关肇邺教授,于2022年12月26日在北京长庚医院逝世,享年93岁。

关肇邺于1995年当选为中国工程院院士。2000年被授予设计大师称号,并获得首届“梁思成建筑奖”。著有《关肇邺选集1956-2001》《关肇邺选集2002-2010》等。

关肇邺大师

家学渊源

关肇邺,广东南海人,1929年10月4日生于北京。其父关赓麟是我国铁路运输业的奠基人之一,也是我国近现代颇有影响的词学家和诗人。关肇邺是家里十个孩子中最小的一个,和父亲年龄相差近50岁。在这样一个父亲主导的家庭中,中西合璧的文化氛围对他的成长产生潜移默化的影响。

关赓麟

他所生活的物质环境是影响的一方面来源。幼时他家是一所与天安门的直线距离不过几百米的几进四合院的大宅子,位置就在南池子南口的一条胡同内。四合院灰色的墙瓦与庭院里的绿树花香形成对比,幽深曲折的胡同与不远处金碧辉煌的紫禁城形成尊卑有序的和谐映衬;城市的边界是高起的城墙和巍峨的城楼,街道的节点点缀着秀丽的牌坊——老北京城这种美妙的建筑秩序深深地印在关肇邺童年的记忆里。他总结这种“北京印象”的“和谐”之美为中国建筑艺术的精髓所在,也充分融汇在他众多的建筑设计作品中。

图为1948年北京前门大街的景象,前门大街是北京非常著名商业街;远处的是前门,前门是正阳门的俗称

抗战期间,关肇邺全家留在敌占区,父亲靠出租住房来维持一家生计。这就需要把住宅隔成几个区,每区自成格局,有大门、院子、前厅、住房和厨房、卫生间等。关肇邺在内的孩子们都参与到丈量画图等工作中,关肇邺曾在自传中称“以最少的工程量而达到这样的目的,实际是个非常有趣的联系实际的建筑设计课题”,而他也“乐在其中,对建筑与生活的关系,开始有了初步体会”。这一工作可视为关肇邺最早接触的建筑实践。
另一种来自家庭的财富是书籍。还是小学生的关肇邺从阁楼上尘封多年的欧式皮箱中,发现了近百本装帧精美的欧美城市建筑图册,其中壮观精美的都市风光、宫室建筑令人叹为观止,从而大大引发了他对城市建筑的兴趣。这些书籍是其父1905年随戴鸿慈出使欧美九国考察带回的“宝物”。由此,关肇邺养成了对照地图与照片神游建筑、城市的习惯和兴趣。在关肇邺真正从事建筑设计之后的二十多年里,由于国家正处在封闭、隔绝的年代,中国建筑师没有机会出国考察。然而通过读图,关肇邺对于众多外国城市竟如“身临其境”般熟悉。改革开放之后,他多次出访欧美诸国,初到一个城市时,他凭着对那些街道、广场、建筑的了解,常做同行者的导游,令人误以为他早已来过了。读图在先、体验在后的认识方式,往往能令人更宏观、更理性地认识事物的本质和意义,这也是关肇邺对城市、建筑的看法总能高人一筹的诀窍之一。

求学经历

1947年,关肇邺从美国教会办的北京育英中学毕业,考入燕京大学理学院学习。育英中学与燕大的英语授课,为关肇邺打下了良好的外语基础。

1948年,梁思成到燕大做的一次《中国建筑的特征》讲座令关肇邺着迷。关肇邺被梁思成先生渊博的学识和学者风度所折服,专程到清华看了建筑系(当时清华建筑系建系仅两年)的校庆展览。1948年9月关肇邺放弃了燕京大学一年的学历,正式转入清华大学建筑系一年级学习。

求学期间,关肇邺就以设计中的睿智得到了梁思成先生的重视。梁先生博古通今、学贯中西,平等地对待一个初学建筑的学生,对关肇邺以及当时的建筑系学生都产生了极大的影响,为他后来作为师长的平易近人埋下了种子。

梁思成、林徽因夫妇

1952年毕业后,关肇邺本被分配到沈阳东北工学院建筑系,但通过教育部被临时借调,协助已经病重不能起身的林徽因先生完成人民英雄纪念碑上装饰浮雕的设计。他的主要工作是按林徽因先生的吩咐去图书馆找资料,在她的指导下画图、改图、放大做细节等等,而工作地点就在梁林二师家里。后来,关肇邺放弃了东北工学院助教工作,留在清华做了青年教师,两年后又兼任了清华基建会设计科的工作。

设计思想的发展

20世纪50年代,国家的建筑方针是“实用、经济,在可能的条件下注意美观”,特别强调经济上的节俭,而美观被放在了可有可无的位置上。对于建筑师来说,艺术发挥的余地不大。但国家百废待兴,年轻的建筑师有机会参与重大项目的实践。1956年,关肇邺27岁,就主持了清华大学主楼的规划设计工作。

清华大学主楼总体上分为西部、中部、东部三段,总建筑面积83000m²,东西两端总长近400米,在当时是国内最大的教育建筑之一。按照当时清华校长蒋南翔的指示,建筑风格学习苏联的莫斯科大学主楼,形式庄严宏大,但应尽量俭省。为了花最少的钱实现最好的效果,关肇邺在设计中动了不少脑筋。由于社会变动等因素,工程进度时断时续。1966年受“文革”影响,中部建筑削减了二层,临时封顶,开始使用。直到上世纪末,顶楼部分才经重新设计、完全建成。这一作品从形式到风格影响了其后国内众多大学的主楼设计。尽管诞生于困难时期,经济上十分节省,但清华大学主教学楼总体格局却有着很强的前瞻性。直至今天,其内部连续的公共空间等仍能完全胜任清华大学接待国外元首、国际学术大师的需求。2009年这一作品入选中国建筑学会评出的“建国60周年优秀建筑创作300项”。

关肇邺于1957年主楼西区建成之际留影

1974年,关肇邺带领十余位解放军战士学员接受了北京地铁“东四十条”站(当时名为“工人体育馆”站)站台设计的任务。关肇邺提出一个以奥林匹克五环旗的变形为主题的设计,“东四十条”建成后被评选为“北京市80年代十大建筑”之一。

改革开放之初的1981年,关肇邺赴美国麻省理工学院做访问学者。其间他利用工作之余考察各地建筑,并在经济条件十分拮据的情况下省出经费购买了大量图书,拍摄了数千张彩色幻灯片。美国社会对个性的尊重给他带来启迪,美国校园迥异于苏联模式的空间情趣也深深打动了他。回国之后,关肇邺在清华大学建筑系开设了《建筑评论》课,把他在美国考察的优秀建筑实例剖析归纳,结合世界的建筑理论动向讲授给学生们。《建筑评论》课如今也是清华大学建筑学院研究生的经典课程。
1983年,关肇邺开始了他最重要的建筑作品——清华大学图书馆新馆的设计。清华大学图书馆老馆位于清华大学核心区,大礼堂之东北,分两期建成。1919年首期由美国建筑师享利·墨菲设计,1931年由杨廷宝先生设计了第二期。二期扩建与第一期风格一致,浑然一体,对校园的核心建筑大礼堂形成衬托之势,是中国近代建筑史中的一项杰作。

图书馆一期© THAD清华建筑设计院

图书馆二期 © THAD清华建筑设计院

新馆即第三期,面积22000m²,约为前两期建筑面积之和的三倍,在当时的清华校园中必是第一庞然大物,如何处理新老建筑的关系是突出的难题。关肇邺的设计是将新馆五层的高大体量退到后面,而把与老馆相同的二层部分放在前面,继续加强了对礼堂的衬托作用;主要入口没有按一般做法置于明显突出的位置,而是隐退到庭院之内,以避免对老馆入口形成抢夺或压倒的态势;外观采用与清华园老区统一协调的红砖灰瓦,门窗形式根据结构经济和阅览室家具模数做了必要的调整和创新,取消了挑檐下复杂的牛腿等装饰;几个主要入口处采用了大面积玻璃和砖拱形符号。这样,新馆就在空间、尺度、色彩和风格上保持了清华园原有的建筑特色,富于历史的连续性,但又不拘泥于原有的建筑形式,透出一派时代气息。正是这样一个“争当配角”的设计为关肇邺赢来了诸多好评。

分期总图关系示意

图书馆三期 © THAD清华建筑设计院

四期,清华大学图书馆北馆(李文正馆)北立面,存在建筑摄影

三期四期之间内院(东)-存在建筑摄影

清华大学图书馆三期获得了“国家工程设计金奖”、“北京市八十年代十大建筑”、“建设部优秀设计一等奖”、“教育部优秀设计一等奖”等荣誉。当然也有反对的声音。有人批评图书馆扩建缺少新意。关肇邺在《建筑学报》上撰文《重要的是得体,不是豪华与新奇》,再次阐明了他的设计理念——没有不变的个人风格,只有“得体”的适合建筑自身地位及周边环境要求的设计才是最好的。从此,“得体”成为关肇邺设计的一个核心原则。

清华图书馆四期鸟瞰,2015年(关肇邺 绘)

同样的设计理念在北京大学图书馆的扩建设计中就以截然不同的形式表现出来。北大图书馆位于燕园中心区。周围都是大屋顶的传统式建筑。原有图书馆建于20世纪70年代,是实用主义的方盒子、平屋顶,在燕园的整体环境中突兀矗立。图书馆扩建的地段是整个区域的核心位置、轴线对景处,在关肇邺看来,新建筑应对整体环境起到统领作用,采用大屋顶形式是理所当然的。然而,设计竞赛进行的1995年,北京刚刚取消了“夺回古都风貌”的长官指令,那之前的若干年间北京的每栋新建筑都被带上古典屋顶,否则不予批准建设。建筑界对此怨声载道。此时建筑界算是出了一口长气,因此在北大图书馆扩建的竞标中,竟只有关肇邺一人的方案做了古典大屋顶的处理。关肇邺敢于“顶风”设计大屋顶,不为别的,只因为这个地点需要这样一座统领全局的建筑。北京大学图书馆东楼在历经2年多的修缮装修后,于2020年12月初全面重启。

关肇邺1997年在北大图书馆屋顶上指导工人

实施方案鸟瞰图(关肇邺 绘于1994年)

北立面效果图(关肇邺 绘于1994年

爬山廊设计图(关肇邺 绘于1994年

正立面设计图(关肇邺 绘于1994年)

雨棚效果图(关肇邺 绘于1994年)

雨棚建成(左图)、修缮改造后(右图)照片(付昕 供)

灯柱效果图(左图,关肇邺 绘于1994年)、灯柱修缮改造后照片(右图,韩孟臻 摄)

北大图书馆前广场交通优化改造方案(关肇邺 绘于2019年)

修缮改造后重启的北大图书馆东楼(韩孟臻 摄)

北大图书馆东楼正立面建成照片(韩孟臻 供)

爬山廊建成照片(韩孟臻 摄)

除了被福布斯评为全球最美校园的清华园中的图书馆、理学院、医学院等建筑外,关肇邺的重要设计作品还包括海南大学教学办公建筑群;西安欧亚学院图书馆、教学楼、办公楼;徐州博物馆;徐州汉画像石馆;北京德胜门外的中国工程院办公楼等等……出于对不同环境条件的应对,这些建筑虽然大多内容相近,都属于文化教育类,但各自形象均有较大距离,初看上去很难判断是出自一人之手。细读关肇邺的每件作品,建筑师的精神气质还是不自觉地流露其中——那是一种讲究文雅却并不奢华的气质。“文如其人”,建筑也如其建筑师,是建筑师思想、意识、价值观的写照。

清华西区(理学院、医学院)鸟瞰,2003年(关肇邺 绘)

清华大学医学院侧院,2005年(关肇邺 绘)

清华学堂扩建,1998年(关肇邺 绘)

清华学堂下沉庭院,2010年(关肇邺 绘)

2008年关肇邺院士陪同时任国务院总理朱镕基、中国工程院原院长徐匡迪视察中国工程院新办公楼(该建筑为关肇邺院士所设计)

关先生千古!一路走好!


本文资料来源:

中国科学报  文章作者:清华大学建筑学院副教授 程晓喜

THAD清华建筑设计院、清华大学建筑学院



编辑:李鸿飞
凡注明“国际设计网”的所有文章,及本网站上的项目案例,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已经授权者,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国际设计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