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资讯 > 观点 > 正文

张永和:建筑艺术从来不是脱离技术的

有着百年历史的威尼斯双年展,在2020年也遇到了由公共安全问题所带来的挑战。展览这一最早的人类交流和传播信息的模式,一直以来都带有更强的智慧传承目的,以及策展人主张的表达惯性。我们将如何在建筑设计与城市更新中,对世界性的公共卫生安全问题进行思考?未来城市更新中又有哪些问题需要解决,哪些经验可以借鉴?

在这样的背景下,作为本届中国城市馆的官方媒体合作伙伴,界面新闻独家采访了本届展会的策展人张永和先生。

张永和老师

【界面新闻】:今年的威尼斯双年展中国城市馆组委会决定将主题做了一些变更,您能谈谈本次中国城市馆的策展的初衷么?

【张永和】:不久前的一天晚上,北京国际设计周的孙群先生来电话问我说:你知道威尼斯是“检疫”和“隔离”概念的发源地吗?我当时不知道。他接着提到今年威尼斯双年展的中国城市馆做一个围绕“疫情与城市”展览的想法。我很认同他的想法。我设想可以将这个展览当作一个把此时此刻正在发生的新冠肺炎放入宏观时间框架来审视的机会,展出从700年前威尼斯开始设立检疫岛至今世界范围内发生过的重要抗疫事件,即一系列的历史横断面。通过它们,我们可以看到:瘟疫如何以不同的形式向人类不断地袭来,将来也仍会继续,由于气候变暖,只会愈演愈烈;人类与疾病做斗争的不懈努力,包括通过建筑设计将智慧转变成抵御瘟疫的力量;我们同时也必须反思我们的生活方式和生活环境,特别是城市,从而向防范于未然迈进。

【界面新闻】:您觉得现代建筑艺术风格与我们未来城市如何做到更好的融合?什么样的建筑才称得上是好建筑?

【张永和】:通常一提到建筑艺术,会马上想到立面、体型或风格;尽管建筑艺术包括这些方面,但它首先是空间的。建筑不同于纯艺术,空间不仅仅是一种感受,它也影响着我们的生活质量、生活方式。想象一下从一套公寓到一条街道,从私密领域到公共领域,从建筑单体到城市整体,每一个空间都是精心设计的,便利人们生活的需要,创造人们交流的机会,同时提供人们审美的愉悦,如果能做到这些,建筑艺术就真正地融入城市了。建筑艺术从来不是脱离技术的,无论是结构工程还是节能措施。只有艺术与技术的有机结合,才能产生好建筑。

【界面新闻】:在您从事建筑行业的这三十多年间,成立了“非常建筑”工作室,它象征着中国第一代独立建筑工作室的成功,能和我们谈谈有哪些建筑是您印象非常深刻的吗?

【张永和】:有两个建筑是非常独特的,第一个是吉首美术馆,在湖南吉首。我们建议将美术馆设立在人口密集的乾州古城的中心区,因为我们认为文化设施应该尽可能地方便居民使用。穿城而过的万溶江流经吉首的核心地带,因此我们构想了一座横跨江面、兼做步行桥的美术馆。我们希望人们不仅会专程去欣赏艺术,也可以在上班、上学、或者购物的途中与艺术邂逅。因此将美术馆嵌入到现有的城市肌理中,两岸的桥头部分与万溶江畔的排屋紧密相连在一起,从而融入当地人的日常生活。

吉首美术馆-鸟瞰

我们的设计在保持传统廊桥的交通与歇脚功能的同时引入新的艺术内容,并将风雨桥的形式语言加以现代化。结构上,美术馆以桥上桥的形式构成。下层的钢桥是开放的桁架结构,为行人通过提供了一个带顶的街道,同时也助于疏导洪流;

万溶江上的吉首美术馆

吉首美术馆-大展厅内

上层的现浇混凝土拱桥内部设有画廊。两桥之间是一个由玻璃幕墙和筒瓦遮阳系统围合而成的大展厅,用于举办临时展览。美术馆的服务空间如门厅、行政办公、商店和茶室则被安置在两端的桥头建筑内。人们可以从任意一侧河岸进入美术馆。

吉首美术馆-西侧入口

第二个是中国美术学院良渚校区,在杭州良渚。中国美术学院良渚校区的设计从想象教育体系开始,这个校园将推动艺术与科技、人文与经济的跨界教学,培养面向未来的复合型人才。校园规划体现了“生活即教育,学院即社区”的居学理念,改变了目前传统校园中教学、生活功能被“二元隔离”的局面,通过“绵延空间”和“垂直分区”的布局方式,将教学空间和生活空间充分统合。

中国美院良渚校区-总平面

一组由底层开放式高侧窗拱廊贯穿联通的工坊,成为连接校内各个行政、教学、住宿空间的共同平台和公共领域。校园规划也充分利用和体现了良渚水乡的洲渚生态特色,将原有水系环绕贯通基地的特色,内化于工坊内的檐廊和院群,营造出疏密有致的水木风景。

中国美院良渚校区-工坊外立面


编辑:贠涵
凡注明“国际设计网”的所有文章,及本网站上的项目案例,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已经授权者,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国际设计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