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资讯 > 观点 > 正文

仲继寿:健康居住与健康生活——兼论中国健康住宅20年

  新冠肺炎疫情为全世界敲响了警钟,也让人们对于“健康”更为珍视。作为人们停留时间最长的场所之一,住宅关系着人们生活的方方面面,对健康的影响更是不可小觑。中国院副总建筑师、国家住宅科技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秘书长仲继寿近日在“HiH健康住宅与美好居住生活公益论坛”上,发表了题为《健康居住与健康生活——兼论中国健康住宅20年》的演讲,从回顾中国健康住宅二十年、住宅产品的质量标准、健康住宅到健康人居三个方面,分享了疫情之下对于“健康居住”这一重要命题的思考。


仲继寿

中国建筑设计研究院

副总建筑师

国家住宅科技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秘书长

健康居住与健康生活

兼论中国健康住宅20年

  以下为课程详细内容


  2003年“非典”爆发时参与应急调研并出台应对非典建筑措施的情景还历历在目。从非典到新冠肺炎,人们对健康住宅的关注也随之呈现波浪型起伏状态。所以,我想从三个方面与大家交流健康居住与健康生活这个特别“应景”的话题。

  中国健康住宅二十年

  中国自古就对人、家庭的幸福安康与住宅的关系有着清晰的认识,并通过千百年的探索与沉淀,形成了适合中国各地气候与生活习惯的传统民居建设经验,其主要特点包括:足够的户外空间、适度的居住面积、充足的采光通风、适宜的地球磁场、合理的湿度卫生、必要的寒暖调和、实用的功能布局、可靠的安全措施、和谐的家居环境、优雅的造型装饰。这是中国民居对传统安身立命、养育生息的乡土文化最直接的体现。

  众所周知,平均每人约有50-60%的时间是在家里度过的,儿童、老人呆在屋里的时间更长。尽管人们的居住空间和小区环境不断提升,不可否认的是,大规模、粗放的住房建设方式与高密度的居住条件,使得现代住宅无法充分保障居民的健康。无论室内还是室外,在居住环境中影响居民健康的隐患和风险随处可见——运动空间小了、邻里交往少了、过度装修室内污染严重了、居住环境相关的疾病也多了……水质、空气、噪音、光线、湿热环境中的多种污染源已被验证,环境通过抗应激和生理节律等复杂的机制机理影响着人体健康。环境与疾病的关联性也得到了调查验证。遗憾的是,现在真正健康的好房子并不多见。除了经济层面的因素外,我们到底需要什么样子的房子?如何建造维持人体健康的好房子呢?


  我曾工作20多年的中国院国家住宅工程中心,一直将住宅研究与国家重大战略需求结合起来。20年前,中国率先启动健康住宅研究的国家住宅工程中心首次将医疗、体育学、卫生学和心理学等学科的专家邀请到建筑领域来,面向不同经济承担能力的大众,共同开展多学科、跨部门的开放性研究,并将国际先进的技术引入国内。

 

中国院国家住宅工程中心与行业龙头企业共建科技研发平台


   中国的健康住宅不仅要符合居住功能的发展要求和绿色建筑的发展理念,更重要的是,她将通过提供更加健康的环境、设施与服务,在住宅全寿命周期内促进居住者全生命周期的生理、心理、道德和社会适应等多层次健康水平。健康住宅的标准也从强调建设的技术要点和技术规程,发展到既重视建设也重视后评估的评价体系和评价标准。2017年,我国首部《健康住宅评价标准》颁布实施,其最终的目的不仅是要实现建筑功能的提升,更重要的是要引导居住者形成健康的行为模式,让健康促进成为社会的广泛共识,而不是被动防御和医院治疗。

 

《健康住宅评价标准》(T/CECS462-2017)一级与二级指标饼图


  与此同时,自2002年起,国家住宅工程中心在全国范围内开展以住区为载体的健康住宅试点建设工作。在研发工作中,我们引入以居住者为中心卷入利益相关者的研究方法体系(Living Lab),建立起了系统的研发实验平台,技术研发成果有了大量的实验验证,保证了技术的适用性和有效性。


 

 

国家住宅工程中心健康住宅试点建设全国分布图

  住宅产品的质量标准

   通过20多年的研发和试点建设,我个人认为,我国住宅的痛点已经不能局限于技术层面了。住宅作为家庭投入最大、使用寿命最长、对健康影响最大的商品,为什么不能像制造汽车一样建造和维护呢?这就是我想与大家交流的第二个方面——我们的住宅产品到底需要怎样的质量标准,谁对产品的健康性能负责?

  当健康被融入国家各个层面的政策时,我们思考的环境发生了显著的变化。在人们健康素质不高、人群慢性病现状严重、国家传染性疾病防控形势日益严峻的今天,我们依然面临着城镇化、工业化和人口老龄化三期叠加的特殊时期。疾病预防成为最经济、最有效的健康策略。在健康影响因素的全方位干预、健康质量的全生命周期维护和重大传染病防控方面,就要求我们建立起从城镇到社区到建筑的全方位、全过程和分层次的健康生产生活空间体系。下面我从几个标准分析入手,谈谈个人对住宅产品质量标准的认识。

  第一个标准是关于2012年发布的关于被动房的标准。在被动式太阳能采暖气候分区表中,拉萨、敦煌、呼和浩特是被动式采暖的最佳和适宜区域。但在被动式太阳能降温气候分区表中,除敦煌外,呼和浩特、拉萨却成为了被动式降温的可利用或不需要区域。因此,崔愷院士提出了“气候适应性建筑”的设计方法,也就是说,单一气候特征单一技术体系的德国被动房技术体系并不适合中国。而《绿色建筑评价标准》的体系变化更能反映出我国从“四节一环保”的资源节约导向,正在向健康和可持续并重的目标导向变化。从2019年颁布的该标准可以看到,这是一个清晰的以“安全、健康和可持续”为主体框架的标准体系。健康在其中占据了最重要的篇章,包括服务便捷、舒适健康和环境宜居。

  同样在2019年颁布的,还有一本国家《近零能耗建筑技术标准》。其显著的特点是将室内环境质量和建筑能耗水平同时作为评价的强制性指标,这是一个非常积极的信号。再看《健康住宅评价标准》,它是一个多层次健康导向的标准,包括物理空间层面、生理层面、心理层面和社会健康促进层面。

  就像当年LEED标准进入中国一样,随着美国WELL健康建筑标准引入中国,健康建筑终于得到了多方关注和支持。2016年,我国出台了团体《健康建筑评价标准》(T/ASC02-2016),并正在编制国家标准,从环境、设施和服务三个层面建立我国健康建筑评价体系,并随着三星绿色建筑评价同时参评。显然,美国的评价标准是伴随着强大的商业模式同时进入中国的,这方面,我国的研究机构和社会团体不应是步其后尘,而是更应从公众利益出发,促进整个行业的共识和普及,这是我国体制机制的优势。

《健康建筑评价标准》(T/ASC02-2016)评价技术指标体系

  无论绿色建筑、低能耗建筑还是健康建筑,总有一个价值平衡的问题困扰着我们——在建筑的全生命周期内,如何在保护生态环境、关注低碳节能和追求健康舒适三个层面上,在技术和支付能力可行的情况下实现共同进步?源自欧洲的主动式建筑评价标准值得我们借鉴。这里的主动式建筑不是“被动房”的对立面,而是主张建筑要有一定的“能动性”,尤其是设计师和使用者对建筑性能控制的主动性。

国际上的多种评价标准

   国际经验和我们的实践都已表明,建筑正从绿色走向与健康和可持续并重的发展阶段。那么,一个健康与可持续的住宅建筑应当如何被生产出来呢?我国从建筑工业到建筑工业化再到建筑产业现代化的发展过程值得反思。

  事实上,建筑业是我国国民经济中的一个物质生产部门;建筑工业是工业大类中的一个门类;建筑工业化是建筑生产的一种方式;目前国家推广的装配式建筑是一项建造技术。这些显然不能混为一谈。

  我个人认为,我国还没有形成规模化的建筑服务业,即以建筑为载体,以使用者(业主)为服务对象,在使用者全生命周期或特殊时段内(如养老)实现全过程服务的产业。这必定是一个横跨社会保障、制造业、传统服务业和信息产业的现代服务业。

  建筑服务业的产品当然是建筑产品,服务对象是使用者,是业主。作为建筑产品,就需要有质量保证机制、规格性能指标和使用说明书。目前我国既没有统一的建筑产品通用质量要求,也没有单一的质量责任主体,更没有社会认可的监督机制。所以我曾在不同场合呼吁制定“建筑产品质量条例”,取代不同部门、不同出发点的各种技术、质量和验收标准,将“安全、健康和可持续性”作为产品性能的统一要求,比如:建议开发建设企业作为建筑产品的单一责任主体;将国家、行业等各类强制性建筑规范要求统一到安全性能之中;把建筑对各类相关人员可能产生的健康风险作为健康性能;把对建筑的绿色、节能、环保和减排要求作为建筑的可持续性能。通过不断制(修)定建筑产品负面清单,实现产品质量的社会监督。

  从健康住宅到健康人居

  最后,我想谈一谈个人基于疫情防控背景下的住宅研究与发展方向。

  从目前的调查来看,居住环境的基本健康问题依然存在,如厨房的串烟串味、卫生间返味问题——卫生设备的水封破坏后,有害气体、病毒、细菌及小飞虫易通过坐便器、洗手盆以及地漏进入室内,2003年的非典病毒就是通过这种方式传播的。

  因此,居住环境的狭义健康认知、人们的被动健康理念、对空调等设备的高度依赖、邻里交往和情感交流载体的匮乏、在宅养老医疗保障功能的缺失以及不良的生活方式等问题一直存在。

  针对这些问题,一些新思路也在涌现。如一位台湾建筑师设计的“终生住宅”,孝亲房的设计兼顾了家庭人口结构变化、老年人照顾与交流需求,以及隐私保护的要求等;还有建筑师设计了一种特殊户型,试图描述在目前新冠肺炎防控背景下,居家隔离对户型设计的需求表达,同时还希望满足二孩家庭、三代同堂、家庭交流、云课教学、居家办公等多种需求,也包括自然通风、阳光直射等基本健康需求。

  所以无论是基于现代工作与生活方式的设计创新,还是面对当前疫情的产品开发创新,或是对政府二孩政策、在宅养老、居家隔离等要求的积极回应,都反映着一个基本国情和国策——建设以人为中心的建筑。这也是中国院国家住宅工程中心目前正在开展的“人”+“建筑”全生命周期健康住宅研究的背景。

  以往的全生命周期主要是对建筑而言,即设计、建造、运营、维护、回收再生等一个连续时间轴上的静态问题;而健康问题却不是静态的,除了不同人群健康需求不同、多代同居现象在我国会再次增多外,环境对健康的影响具有累积效应,所以应当实现提早干预,而且干预的手段与技术要跟得上用户的年龄变化。

  以往的健康研究主要是从疾病预防的角度出发,因此采取了常规的研究技术路线。但健康包括疾病预防、延长寿命和促进生理机能三个层面,因此我们的“健康住宅”研究正在向“健康促进”转型,运动、营养、心理、医疗等研究团队将以新的方式介入住宅研究。

以“疾病预防”角度出发的健康住宅研究模式

  尽管目前的健康住宅标准体系还不完善,面向多种人群的标准或指南还需要加紧编制,但我们一定要重视整个产业链的建设,因为评价不是目的,为大众提供健康的房子才是初心!

多维度的健康人居环境 

  健康中国战略让我们清醒地认识到,健康住宅只是人居健康的一个部分,健康中国需要人居健康的支撑,主动健康研究将会引领新的方向,非医疗健康干预技术将会在健康住宅里获得广泛应用。建设建筑、乡村、小镇、城市等多维度的健康人居环境是我们大家共同努力的方向。


编辑:贠涵
凡注明“国际设计网”的所有文章,及本网站上的项目案例,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已经授权者,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国际设计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