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资讯 > 观点 > 正文

曾辉:激活中国城市活力 需要建筑设计的觉醒

  城市更新已经成为解决当代城市发展诸多问题的切入点,公共建筑则是建筑与城市规划立足解决问题的着眼点。我们将如何在建筑设计与城市更新中,对世界性的公共卫生安全问题进行思考?未来城市更新中又有哪些问题需要解决,哪些经验可以借鉴?

  在这样的背景下,界面新闻独家采访了文化部十二五文化产业规划课题组成员、北京国际设计周组委会办公室副主任、威尼斯双年展“疫情与城市”联合策展人曾辉先生。

曾辉老师

  【界面新闻】:当前人类聚集方式与城市未来发展都受到关切,包括医院、疗养机构在内的公共建筑的设计,在未来会出现哪些趋势?您认为对于公共建筑、聚集性社区等,未来最重要的设计环节和理念是什么?

  【曾辉】:公共建筑体系其实是一个城市的最核心的内容。

  当年米兰发生黑死病时,身处米兰的达芬奇也有了这种思考,他提出要建立理想城市。这个理想城市就是用小型化的、社区化的小城区域来组成一个大城市。这不代表要分而治之,而是要在彼此间有区隔的同时,建立更符合人的生活方式。他通过这样城市分区规划,既能符合城市经济的发展,又符合人的行为尺度,同时提出人车分流、商住分离的建筑思考,那么这些思考,我们现在来看也并不落伍。面对疫情的时候,社区和其他公共服务体系,如何能够更好的应对并防止疫情的蔓延?存在哪些问题,问题就意味着是我们对于城市未来思考的出发点。

意大利-米兰

  我们当代城市普遍面临着过于快速发展的问题,在城市规划和城市设计上,但还是缺乏更有可持续和防患未然的思考。我们不能够以大而不当的“高大上”的建筑体系,作为我们城市发展的象征。我们应该更多的考虑到如何符合人的行为方式,符合人的尺度,符合人的公共安全和公共卫生需求,能够提高人的生活效率,同时给人们以更大的便利。

  现在的建筑学和设计学已经不再是停留在建筑层面或设计本体,而是基于艺术学、经济学、社会学意义上的跨界学科。无论是城市设计还是其他设计,我们现在的思考都要解决三大关系问题。首先要解决人和物的关系,让物如何更好地为人所用,那么这是现在专业设计所关注的基本层面。第二个层面,是物与物构成的环环相扣的环境关系:小到乡村,大到城市,它都是由建筑物和自然物构成的环境系统。实际上现在的“疫情与城市”主题,我们就需要从这样一个大环境层面开始思考,不仅仅是解决人和物的问题,更多要站在系统的层面上来考虑,如何能够让我们的环境系统更好的符合城市防疫和发展的要求。第三个层级就已经上升到一个更高的考虑层面,我们要站在社会创新的角度上来探索城市设计如何能够符合人的发展需要?人和人关系的总和就是社会,我们现在一切的美好生活,都是要让社会变得更有善意,更符合社会发展的良性价值,而这些方面恰恰是现在所追求美好生活的核心诉求。

  【界面新闻】:当一座座特征鲜明却风格迥异的大楼拔地而起,一项项地产社区的建筑设计,带着地中海、Art-Deco、后现代等风格时,如何解决一时的乱象做到真正与地缘文化贴合成为了最棘手的问题,建筑艺术是通过何种方式影响和引导民众的?

  【曾辉】: 这不得不提到建筑发展史,不管是欧美建筑体系还是现代设计思想,上百年以来特别是近四十年以来确实深刻的影响着中国。那么这样一种现象级的问题,是随着工业化、现代化的引进导致的必然过程。中国从洋务运动不断学习西方开始,我们就希望把西方精髓引入。但是客观的讲,我们在引入的过程中并没有很好的进行转化。

  虽然我们的建筑和设计的思想体系并不是很成熟,但回想中国古代建筑思考和设计智慧却是很优质的。所以在以东亚为代表的东方建筑体系中,在日本能够看到唐风建筑和宋式建筑,在韩国也可以看到明式建筑,而在北京看到的绝大多数是清代建筑。从建筑美学提升到城市美学的方向上,我们会发现是两极化的。一种是在抄袭西方,移植西方大工业化的现代建筑体系。并不是说这种移植不好,但是总体来讲,它改变了中国原有地缘化的建筑思考,所以在文化和美学上有了很多的缺失。另一种我们在抄袭着古人,把一些很没落的传统建筑美学体系,比如一些不伦不类的仿古建筑,从古代变样式搬运过来。实际上是一种比较低俗的建筑体系,是用假古董的方式来建设我们所谓的古镇古街,因此反而是要去拆掉真古董(原有地貌上的)。而这是由于我们文化和美学传承的缺失所导致的。

  东方建筑体系的思想,从早期的《考工记》到《营造法式》,中国古人的建筑智慧一定会强调人和自然的关系,人和生活的关系。明代哲人王艮提出“百姓日用即道”的思想,也就是说天下之道是为了生活,为了日常生活而服务的。我们现在的建筑和设计,都应该是为了创造一个良好的、健康的生活方式而服务的。

  这次疫情又带给我们的一个重新思考的机会,并不因为疫情而导致我们的城市退步了,而是教会我们应该用一种更加开放和积极的态度来应对城市的变化。在未来面对这样的疫情和其他的灾难时,我们有更多的提前量去思考,换句话说就是防患于未然。不管建筑是崇洋的还是复古的,实际上这两者之间骨子里面都是一样的,都因为我们缺乏自己的当代设计觉醒。

  【界面新闻】:未来我们希望城市更富有活力,就不得不提到城市更新,这个已经成为当下商业建筑开发的概念,您觉得说起城市更新我们还有哪些问题需要解决?

  【曾辉】:城市更新现在应该已经上升为一个全球性的话题。很多大城市聚集的一些老旧社区和公共设施,如何让它焕发新的生命?从二战以后,世界上很多城市都在思考,用城市更新的方式把旧工业、旧城区和旧商业街进行改造,使其焕发新的活力,不至于导致城市空心化。现在中国城市也面临着这些问题,城市疏解的目的是为了让这个城市更有活力,让老城区更有生活的品质。无论是小城镇,还是大城市,其实都面临着如何能够通过这种城市更新和社会创新设计方式来实现城市的迭代升级、转型升级的问题。

  普遍来讲,一二三线城市其实都面临着这样的问题,因为我们的城市经济也开始在转型。传统的经济模式和产业形态已经在改变,需要有新经济和文化创意模式来促进城市改善。因为疫情居家,人们已经感受到新经济带来的明显变化。线上销售,线上消费,包括很多文化娱乐,都是以线上为主的,那么我们如何能够更好的去创造信息时代的城市设计模式。

  我们需要采用一种微循环的方式来加以改造,而不是那种大拆大建的更新方式。不能用传统的地产思维来获取地产利益。通过对老城区的有机更新,微循环改造,让传统的街区更有活力和生机。

大栅栏新街景-北京国际设计周

大栅栏跨界实验室-北京国际设计周

  【界面新闻】:北京在疏解非首都功能,平遥在更新古城商业以增强活力,崇礼在挖掘非雪季的增长动能从而添加在首都经济圈中的角色标签。就城市群而言,围绕向心力城市而各自划定角色的规划模式还有哪些问题需要解决?北京国际设计周十年间推动了哪些城市更新实践?

  【曾辉】:人类最早的城市标志着人类文明的开始,因为有了城市,人类的生存空间和生活方式才上升到一个更高的层级。现在的城市变得越来越大,在城市生长过程中,不同阶段积累下了大量的问题需要加以解决。

  有一些所谓的历史名城,打着复兴旅游和商业的旗号,但实际上对老城和历史建筑造成了难以恢复的破坏性“更新”。那些和老城建筑几乎没有任何的关联的仿古建筑,变成了一种布景式古建道具,从根上失去了土地和文化的支撑,也失去了活力。

  北京国际设计周举办10年以来,在北京以大栅栏、杨梅竹斜街、白塔寺、什刹海、前门东区这样的一些老街区里,推动开展了一些老城区的再生复兴设计计划,让创意设计在老街区里进行植入。通过引入现代时尚的一些创意形态到老街区里面,又能够保留住将近70%以上的原住民,也能够在老街区里面开咖啡馆、茶馆、书店、设计品商店,做到老街区的生活形态、商业形态有机融合,这样就形成一种新的路径,一种“适合、适度、适用”的老旧街区更新发展方向,也形成了一种新的生活方式和生活美学的价值取向。那么我认为这样的一种有机更新的旧城改造方向就是基于社会创新设计所思考的城市更新实践。

白塔寺-北京国际设计周

白塔寺设计营造舍-北京国际设计周

  总而言之,社会创新设计、城市更新设计,都是以“好设计就是好生活”为价值导向的。希望能够积极来寻找人与物、人与环境、人与人之间的和谐关系,寻找城市更新发展的新路径。通过这些方向,如何能够让人类在城市空间里生活着、工作着,更符合可持续发展方向,创造更多善意的社会创新。这也是我们策展“疫情与城市”的最终价值和意义所在。


编辑:贠涵
凡注明“国际设计网”的所有文章,及本网站上的项目案例,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已经授权者,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国际设计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