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资讯 > 观点 > 正文

李兴钢:强化建筑设计在工程建设全周期的引领性作用

从2008年北京奥运会“鸟巢”中方设计主持人,到2022年北京冬奥会延庆赛区总设计师,因为两个奥运作品,全国政协委员、全国工程勘察设计大师、中国建筑设计研究院总建筑师李兴钢被称为“双奥”设计师。“从今年开始,除了自己建筑设计方面的本职工作,作为新一届全国政协委员,我又有了新角色、新舞台和新使命。”李兴钢说。

作为第十四届全国政协委员,李兴钢立足建筑设计、城乡建设等领域,经过与多位行业学科领军人士讨论和调研,带来了3份提案,分别为《关于探索以中国式现代建筑设计服务中国式现代化建设的提案》《关于以高质量建筑设计建造推动城乡建设高质量发展的提案》和《关于大力发展产储调消一体化的农村屋顶光伏系统的提案》。

提高建筑设计建造质量是当务之急

建筑业高质量发展的当务之急,是全面提高设计建造供给质量水平。李兴钢认为,当前,建筑工程设计建造中存在建筑师全过程主导权和设计控制连续性不足、招投标活动低价中标影响设计和施工质量、施工企业工人技术水平整体不足和全过程专业化管理制度缺失等问题。

为此,在《关于以高质量建筑设计建造推动城乡建设高质量发展的提案》中,李兴钢建议,加强和细化主体责任,强化建筑设计在工程建设全周期的引领性作用;建立合理机制和制度,明确责任建筑师统筹协调各专业、各环节的主导权,保障其把控设计建造过程的连续性,发挥建筑师对建筑品质的整体管控作用,提升设计建造质量。

与此同时,李兴钢提出,取消设计施工招投标活动中的低价中标条款,鼓励按“平价高质”原则确定中标单位;制定与新时期建筑设计服务范围、内容及深度相符的设计费指导价,提倡在招标文件中明确按科学标准测算的设计费用,以合理设计收费促进落实高质量建筑设计要求。

在推动建筑产业技术工人队伍建设方面,李兴钢建议,鼓励企业自主建立具有核心竞争力的建筑行业“大国工匠”培育机制。同时,建立设计建造全过程专业化管理制度。加强设计任务书合理性的专项技术审查(特别是政府投资项目);建立专家评定辅助决策设计方案制度;对设计和施工质量进行短期、中长期检测和再评估,奖优罚劣。

中国式现代建筑设计理论和技术亟待创新

城乡建设是中国式现代化的重要空间载体,我国经历了世界历史上规模最大和速度最快的城镇化进程,成就举世瞩目。不过,城乡建设过程中仍存在建造活动对自然环境的扰动和破坏、艺术追求与工程要素离散割裂、新建建筑阻断历史文化遗存传续等问题,亟待中国式现代建筑设计理论和技术创新。

为此,在《关于探索以中国式现代建筑设计服务中国式现代化建设的提案》中,李兴钢建议,加强建筑设计领域的基础研究和理论体系创新,探究和揭示建筑与环境交互的科学规律,推动符合中国式现代建筑目标的人才培养和学科建设,建立相关科研项目的定向激励机制。

同时,李兴钢提出,对标国际先进经验,密切结合中国国情,全面更新提升在生态、低碳和人文目标下的建筑设计标准体系,鼓励以人民的高品质生活场景驱动中国式现代建筑设计及其技术创新。此外,要深入开展城镇遗产多尺度保护更新和城市既有建筑绿色化改造,建立城市层级间、部门间及顶层与基层之间的有效沟通、反馈和调适机制,形成保护和传承的整体科学认知,构建具有中国式现代建筑特色的当代城市新风貌。

编辑:于渼晴
凡注明“国际设计网”的所有文章,及本网站上的项目案例,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已经授权者,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国际设计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