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资讯 > 观点 > 正文

李翔宁:艺术让城市空间绽放光彩

李翔宁:艺术让城市空间绽放光彩

2018年文化艺术介入乡村的成果在威尼斯双年展中国国家馆展出,被BBC、卫报等国际主流媒体广泛报道,评价中国乡村为欧洲未来乡村发展提供了思路与借鉴。

  城市建成环境是人民生活的载体,其产生与发展不仅切实关系到人们的物质生活需要,还与艺术审美等精神追求密不可分。关于艺术元素如何介入城乡规划建设?笔者认为,可以尝试从宏观和微观的不同层面,探讨艺术与城乡规划建设的一些途径。

  在传统艺术史中,建筑是视觉艺术的重要门类之一,与绘画、雕塑并称为三大艺术形式。追溯艺术的起源,最早的绘画形式是绘于洞穴岩壁的壁画(岩绘);雕塑始于人们从异地搬运到住地的石头,目的是唤起人们的审美意识;而在建筑从原始棚屋发展为崇高殿宇的历史进程中,经典建筑所传达的教化意义与震撼力量则自不待言。因此,艺术创造与人们的空间审美需求始终是相伴相生的。

  进入现代社会以来,城市建设逐渐向工程技术领域靠拢,但在理性规划的角度之外,艺术审美仍应是不容忽视的重要因素。城市建设不应只为居民提供庇护的居所,更要遵循丰富生动、和谐有机的艺术原则,从而为居民带来更多的幸福感。因此,建成环境应如何唤起人们具有安全感、愉悦感与归属感的艺术体验,国土空间规划应如何将城乡建设与环境艺术有机结合,是当代城乡建设者应加以重视并努力探索的问题之一。

  20世纪80年代以来,中国城市经历了40年的狂飙式发展。这一急速现代化与城市化进程,虽然取得了令全球瞩目和惊叹的建设成就,但同时也导致了快速复制和同质蔓延的城市风貌。对理性、高效和发展的强调,使得大多数城市逐渐失去了原本具有差异性的面貌,而呈现“千城一面”的状态。而一些建筑则不顾城市整体风貌,试图通过求新、求怪而来彰显自身的标志性。自2011年以来设立、并受到专业设计师与民众的热烈反响的“丑陋建筑”评选,即是当下城市空间美学缺失的例证之一。与此同时,乡村亦同样经历了现代化进程的涤荡。不计其数的传统村落在现代化进程中凋零、消失,而伴随空间物质形态消逝的则是中国乡村所独有的美学特征。

  那么,发展与美学是否非此即彼,抑或它们是否能够互为驱动呢?事实上,在对不同场景和变量的考察中,研究者发现美学表达与空间魅力往往比诸如人力资本、科技工作、人口密度、通勤时间等因素对经济发展有着更为深远的影响。在一个全球化的媒体时代,美学正是地方经济发展的关键驱动力和核心竞争力。

  在宏观层面上,艺术介入规划需要考虑如何从艺术视角出发、基于美学思维来通盘考虑城乡空间的发展。过去的规划往往重视功能、道路等技术性指标,而诸如天际线、城市色彩、城市家具、视觉识别标示系统等视觉元素亦应该成为规划在整体性层面上需要考虑的重要内容。正是上述视觉元素,能够为城乡空间创造出一个具有可识别度的环境,并为城乡居民的生活提供一种愉悦的审美体验。

  在微观层面上,公共艺术构成了艺术介入规划的重要方法。视觉艺术作为建筑环境的重要体验之一,能够以公共艺术为载体将个体居民与城市公共空间相连接。在欧美一些国家,公共艺术自上世纪六七十年代开始逐渐被纳入了政府部门关注的范畴。比如,美国于1967年在国家艺术基金中设置了公共空间艺术计划,并推动了联邦与各州市政工程中的“百分比法案”。后者规定在公共工程建设总预算中,需要划出若干百分比作为艺术基金,用于公共艺术作品的创作及制作,从而通过艺术来改善城市环境,促进城市建设的美学发展。而近年来,在诸如北京设计周、深港城市\建筑双城双年展、上海城市空间艺术季等城市级的艺术活动,在城市中大力推进艺术、设计作品和公共艺术活动,都形成了一定示范效应。在乡村振兴实践中,亦可看到在此方面的探索。在此,笔者对艺术元素如何介入城乡规划建设提出几点建议:

  首先,建议设立城市公共艺术管理和实施机构,组织建立城市艺术评论专家委员会或顾问机制,推动公共艺术策划在规划与设计层面的介入与引导作用。

  其次,建议政府部门加强针对公共艺术的引导、鼓励与支持,推进城乡建设美学属性的提升。鼓励在城市重点地段和重要公共建设项目投资中预留一定比例的资金用于公共艺术作品和公共空间环境品质提升。高品质的城市雕塑、建筑装置等公共艺术作品能与优美的建成环境交相辉映,促进城乡人文环境、人民生活品质与审美品位的提升。例如,亭台楼阁等建筑均是寓于园林环境之中的精神场所。传统造园艺术运用人的视觉艺术规律,使建筑成为环境的有机组成部分,实现人与建筑、景观、环境的和谐互动。

  再其次,鼓励开展各类以空间艺术与公共艺术为主题的城市艺术周、设计文化节、空间艺术展览及相关公共文化活动,丰富城乡居民的艺术文化生活。与此同时,大力提倡中小学生在公共艺术活动中的体验与参与,着眼于下一代的美育普及工作,提高全民城市美学素养。

  在当代中国的国土空间与城乡环境的规划建设中,如何将传统智慧转译为具有时代特色的空间设计,将美的意识、美的品味贯彻到城乡空间的每个角落,创造出服务于人民群众高品质生活需求的优美环境与艺术境界,仍然有赖于中国城乡建设者的持续追求与不懈努力。

  (作者单位:同济大学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


编辑:liqing
凡注明“国际设计网”的所有文章,及本网站上的项目案例,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已经授权者,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国际设计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