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资讯 > 人物 > 正文

张黛妍:立体的建筑师

哈尔滨工业大学建筑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总院创作中心主创建筑师

今年正好是我工作的第六年,也是非常契合“我的前五年”这个主题了。

跟着项目一起成长

站在“大院”平台上,能接触到的建筑类型是非常全面的。

其实严格算起来,从研究生阶段,我就已经在设计院参与实际项目的投标工作了,从跟着前辈做一些小细部,到现在作为项目负责人独当一面,大大小小的项目做了也有百余个,每一年都有落地建成的。看着图纸和模型变成巍然耸立的庞然大物确实是非常有成就感的,而且从工程经验、专业技术、沟通交流、项目组织等方方面面都得到了锻炼和成长。

我研究生毕业后有幸进入恩师梅院士的工作室工作,并参与到许多重要项目的投标工作。站在“大院”平台上,能接触到的建筑类型是非常全面的,进入工作初期,我从一些办公建筑和小型公共建筑单体开始做起,了解和熟悉了项目投标的全过程。老实说,作为主创设计师,我对这一阶段中标项目的落地跟进是较为吃力的,专业经验和技术硬实力还处在比较浅的层面,可以说是在成熟工程师的带领下一步步摸着石头过河,磕磕绊绊地走过这一时期。

度过第一年的稚嫩期,开始更多地接触到更为复杂的大型公共建筑、校园规划、体育建筑、交通建筑、博览建筑等。涉及的工作内容也膨胀式增长,在此阶段,我遇到了工作以来最重要的一个项目——2022冬奥会张家口赛区冰雪小镇会展酒店片区。项目中标后,经历了漫长的调整、深化、修改,方案团队不仅要与结构、设备等专业密切配合,还要与幕墙、材料、现场施工等团队时刻保持信息互通,协同推进。无数次往返于单位和施工现场的经历,让我亲眼见证了一个庞大的建筑群如何从“两山夹一谷”的山林中拔地而起。

有了冰雪小镇的实战经验,面对后续的落地项目便多了一份沉稳。2019年,作为交流建筑师与AECOM事务所合作期间,主创设计了烟台八角湾国际会展中心,项目的合作推进过程中,感受到国内传统“大院”与国外事务所的工作模式差异。国内“大院”对于项目深化落地过程中的各项程序、各个工种明确清晰,各方面技术支持到位,团队力量雄厚,但由于庞大的体量与业务量,多线重叠推进的相互作用偶尔会导致效率损失,在项目深化过程中适当吸取事务所的小团队模式有利于增加灵活性。

后续几年,又陆陆续续跟踪了许多项目,有医院、文化建筑、体育建筑、大学校园等各种类型,有的已初见规模,有的刚刚破土动工,还有的尚在方案阶段,我也在不断地解锁新的建筑类型,学习新的专业知识,在或成功或挫折的锤炼中向着更立体更全面的方向成长。

建筑师的责任

从“两耳不闻窗外事”的学生,变成了“人间烟火”的观察者和体验者。

如果要总结这五年的所学所悟、所得所长,必定是长篇大论。我相信我的成长过程与每个初出茅庐的职业建筑师大致相似,但是如果要用一句话来概括我自己的感受,那就是我从一个“两耳不闻窗外事”的学生,变成了“人间烟火”的观察者和体验者。

建筑改变了我看待事物的方式,也改变了陌生人对我的意义,不管是什么身份、地位、职业、年龄,或者身在何处,都有可能成为我的建筑的使用者,我要去关注他们的感受和体验,因为我画的每一面墙、每一扇窗都有可能变成他们生活中一道意外的风景。以前说起这些我会多少觉得有些故作煽情,但当我第一次在施工现场看到自己不经意间画出的一个多余体块,并且被它撞了头,我第一次感受到作为一个建筑师应该担负怎样的责任,幸好那个作品只是一个临时建筑,那个小瑕疵也并未给更多人带来困扰,但是于我个人而言,却是入行的第一堂实践课。

全能的建筑师浪漫而又理性。

一直以来,建筑学总与医学并称为最辛苦的两个专业,学生时代我深以为然,而工作以后,才发现上学时是何等的轻松悠闲,现在工作内容的广泛与繁复与学生时代不可同日而语。但恰恰是在这样的工作压力下,建筑师总能迸发出蓬勃的生命激情。我身边的建筑师大多浪漫而又理性,他们既是挥毫泼墨、素描山水的艺术家,也是能维修水电、拆墙改柱的万能工,既是能纵览古今侃侃而谈的“兼职导游”;也是肩负民生安全重任的工程师。游走在理性与浪漫之间,是对建筑师最精确的写照。

建筑创作让我成为一个更有温度的人,带着这份热情,我将向更广阔的未来出发。

编辑:郝梦媛
凡注明“国际设计网”的所有文章,及本网站上的项目案例,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已经授权者,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国际设计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