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作品 > 正文

BEING 时建筑|澜创空间BEING 时建筑|澜创空间

2020-06-19 发布

“建筑可以变成一处景观,景观也可以变成一处建筑。在你进入建筑空间之前,就已经接触并体验它了。”
发酵罐、工业管线、麦芽仓、煤仓、输煤廊、水塔、烟囱… 当置身于其中,已经被工业时代的庞然大物带来的历史感深深震慑,并沉浸其中。项目位于园区的中部,是一栋两层高,主体呈正方形的生产车间,方形的四周几乎被高大的厂房包围,唯有西南角毗邻户外运输管道走廊,和外部广场连通。新植入的功能是集共享办公、健身、轻餐饮、买手店、路演讲座和艺术展示于一体的新型复合业态的综合生活馆。改造后的空间希望为人们提供新型现代社交活动空间的场所,传达新型的健康生活的理念,并通过人们的参与重新激活周边这一片区域。






我们认为每个场所都具有其本身的时间感和空间感。时间感,是场所功能在迭代中和人产生的关系以及特定历史时期的社会意义。空间感,则是场地的景观性,非狭义的景观,是具有更广泛的场地特性的空间片段。


把工业遗址作为一种现成的景观,因势利导,被借用到室内空间,是设计的基本策略。通过西南角大面积通透的玻璃的立面,引入遗址风景,弱化建筑,将视觉焦点集中在被内空间延伸的外部工业场景上。



整个入口的活动都围绕遗址景观展开,作为艺术和路演活动的大阶梯连接了首二层的展览和前台空间,外部广场设置了舞台装置和可移动家具供集会活动使用,工业遗址走廊的花池被设计成面向建筑的小阶梯,三者通过人和空间的互动,使场所具有新的日常性和文化性。






法国哲学家朱利安(Francois Jullien)说,“只有当眼神开始流转起来的时候才出现风景。”
如果说工业遗址景观是进入建筑的第一层风景,那么接下来,设计希望将观者带入第二层景观体验。在保留原主体结构的同时,建筑内部被置入了三个庭院,作为内部空间的核心,创造了内在的由外向里延展的风景。





庭院中碎石和不锈钢镜面的景观装置的花池延展了外部的景观切片,亦创造了抽象的园林景观,使每一处场所的功能都和庭院景观相联动;通过镜子的使用,让内外的景观在空间内不断地反射渗透与延展,使原来深入的更为内向的空间呈现出开放性的状态。






在现代主义建筑,白色往往意为纯粹、真实与理性。对于白的运用,设计希望表达抽象的空间,弱化建筑,与工业遗址相互因借,通过光在白色空间中呈现的变化将庭院和外部风景重构,塑造一个满足人活动需求的真实状态的空间,使空间感更抽象而恒久。




被改造后的建筑以极为谦逊的姿态介入到原有的场地关系中,时空凝固,仿佛本该如此,庭院中的竹林与工业时代的历史遗迹,信息时代的社交活动在时空的画面中叠加,如画一般在光影中摇曳。










项目名称:澜创空间
项目地址:中国 广州 珠江琶醍啤酒文化创意艺术区B区6号仓库1号
主创设计师/建筑师:戴家明
设计公司:BEING 时建筑
设计团队:郭源、杨翔、陈嘉明、钟启伟
项目面积:2500㎡
完成年限:2017
摄影版权:曾喆、文耀摄影
凡注明“国际设计网”的所有文章,及本网站上的项目案例,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
已经授权者,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国际设计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