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作品 > 正文

山水秀建筑 | 上海高安路第一小学华展校区山水秀建筑 | 上海高安路第一小学华展校区

2021-12-28 发布

校园主入口 ©苏圣亮


综合楼西北角 ©苏圣亮

从高安路第一小学华展校区的操场望向其体育馆和教学楼,第一眼似乎很难将这座建筑与建筑师祝晓峰联系在一起。底层架空的做法和倒梯形混凝土扁柱的结构形式,让人往往联想起现代主义建筑鼎盛时期的一些作品,而深浅不一的绿色百叶和浅橘色的阳台内凹面,则又似乎呈现出一种更富当代气息的配色方案。当结构形式的表现力与低饱和度的色彩调和之后,曾经在山水秀作品中反复出现的特征——虚实勾连的单元聚落、起伏变化的簇拥屋顶和富有江南传统的材料表达均似乎隐匿在了一个更具整体性的面孔后。如何从山水秀的实践脉络出发去理解这一新近完成的项目,它在何种程度上与此前的作品产生着差异,又具有哪些相通的连续性,而这些异与同的来源又是什么,这便构成了本文试图回答的问题。由此,在进入到对高安路第一小学华展校区的阅读之前,或许首先有必要对山水秀的实践进行一个简略的回顾。


综合楼西立面 ©苏圣亮


北侧外立面 ©苏圣亮

原型与聚落

在于哈佛大学设计研究生院完成硕士学业、并随后在纽约KPF工作数年之后,建筑师祝晓峰于2004年回到上海,创立了山水秀建筑事务所。正如它的名字所暗示的,山水秀的早期作品呈现出了强烈的江南建造传统的影响。从青松外苑到朱家角人文艺术馆,它们试图借助西方现代主义建筑的形式语言来重新诠释江南建造传统中的空间原型和材料技艺,并展示出一种对体积和整体的关注。[1]在朱家角人文艺术馆中,若干体块围绕中庭布置,通过环绕的流线,构成了一个密不可分的整体。在青松外苑中,尽管由不同材料——杉木、青砖、白墙、玻璃幕墙等构成的部分能够被清晰地区分,但它们之间的异质性依然使得部分处整体的统辖之下。


朱家角人文艺术馆 ©苏圣亮

部分与整体的关系逐渐开始在2015年完成的华鑫中心项目中发生了转变。在这一项目中,基于对“如何和场地中的树木建立亲密关系”的思考,祝晓峰采用了四个Y或L形的悬浮体量,穿插、伸展于大树之间,形成了一系列内与外、建筑与风景之间的空间体验。[2] 这四个体量,既作为独立的功能体而具有了自足的完整性,但又通过各自之间的邻近关系(proximity)而产生了大小、形状不一的庭院。形式上的相似性使得它们暗示着某种基本单元的概念,并进而形成了从单元到整体的组织方式。在此,部分往往因其具有形式和功能上的自足性,而与整体之间形成了一种相互平衡的关系,而这种关系恰恰可以被类比为一种聚落。由此,“聚落”开始成为了以华鑫中心为开端的一系列项目的关键词。


上海谷歌创客活动中心(华鑫中心) ©苏圣亮

如果说在华鑫中心中,部分与整体的关系仍是较为松散而自由的,那么逐渐地,在如东原千浔社区中心或是云锦路活动之家等项目中,从单元到聚落的组织变得更为严整而富有秩序。一方面,作为部分的单元被有意识地提炼,形成了更为清晰的原型,甚至在不同的项目中保持了一定的连续性,另一方面,部分与部分之间的组织变得更加有序和清晰。然而这种有序并非意味着机械的重复或者排列,而是灵活地将多种功能和虚实关系容纳至一个由单体同构产生的几何框架中。


东原千浔社区中心 ©苏圣亮

在此,不妨对2015年完成的华东师范大学附属双语幼儿园简要地展开进一步叙述。与高安路第一小学华展校区类似,这座位于上海近郊安亭新城的幼儿园也是解决城市扩张与公共服务需求之间的缺口的产物。在这一约7400平方米的场地中,新的幼儿园需要容纳15个班、6600平方米的总建筑面积。[3] 一个可灵活根据日照和功能要求变形的非标准六边形体系既容纳了教室、办公室等基本功能,也将室外活动场地包容至它的形式框架下。更进一步地,蜂巢状布局借助六边形三边相交的几何特性,建立起了扁平化而富有选择性的路径与流线,从而构成了一个非标准化的幼儿园空间。


华东师范大学附属双语幼儿园 ©苏圣亮

在正在筹备的工作室作品集中,祝晓峰将2004-2019年以来的主要作品以“庭院聚落(Courtyard Settlement)”、“自由细胞(Free Cell)”和“家型的延伸(Extensionof Homes)”三个主题进行组织。三个小标题分别暗示出了三类单元的原型来源——江南地区的建造传统、富有创造性的灵活形态和以屋顶为标志性元素的家型。由此,这一部分与整体之间的组织方式不仅构成了单个项目的设计策略,也可以说形成了山水秀建筑实践的特征之一。

约束之中的孔隙

正是在上述背景下,高安路第一小学华展校区的空间组织方式显得不同寻常,但若考虑到场地和设计条件,它似乎又显得合情合理。高安路第一小学华展校区位于徐浦大桥南侧,离黄浦江不远。嘈杂的龙吴路干道和华展东路构成了场地东北方向的边界,两条道路弧线相交,留下一个带有弧度的锐角。一条名为春申塘的小河和一座大型仓库则构成了场地东南方向的更为规整的边界。尽管江岸的自然景观依稀尚存,但城市蔓延的产物——绵延成片的住宅小区和少量的办公建筑业已改写了这片沿江地带的面貌。城区的扩张滋生出对优质的教育与医疗等公共服务资源的极大需求。由此,新兴城区的开发往往会配套建设业已成熟的中小学品牌的新校区,既满足了新区居民的教育需求,又为受限于中心城区的紧张用地条件的中小学校提供了新的发展空间。作为上海市最为著名的公办小学之一的高安路第一小学华展校区,正是在这样的背景下应运而生。与容积率约为1的华东师范大学附属双语幼儿园相比,高安路第一小学华展校区的容积率被陡然提升至了1.5。面积的扩容直接地影响了设计布局的解决方案。不仅如此,当下教育建筑的生产机制和场地条件等也为这座新学校的设计增加了层层约束条件。


西侧鸟瞰 ©苏圣亮

尽管新学校的师生们是最终的空间使用者,但当下中国公立学校筹备与建设仍遗留着计划体系下的分配成分。往往,教育局下属的基建部门会根据特定片区居住人口数量及入学需求,拟定量化的抽象任务书,经规划局认可后,交由建筑师介入设计,而新学校的具体使用方则较晚经由分配确定。诚然,这种操作模式与当下“牵一发而动全身”的学区房现象不无关系。但无疑它为建筑师的设计带来了极大的挑战:如何在一个较为抽象的语境下,去创造一个面向具体使用的空间?


庭院与桁架桥 ©苏圣亮

第二层约束则源自设计条件。祝晓峰将高安路第一小学华展校区的布局形容为在面积指标、用地条件与技术规范的叠加约束下的唯一解。[4]一方面,新学校需要在1.7万平方米的用地上容纳40个班的办学规模、约3万平方米的总建筑面积,另一方面,东西方向极其狭长、而南北进深方向极窄的用地形状使得整体布局过程几乎成为了一个连环的逻辑推演。嘈杂的龙吴路干道使得风雨操场、体育馆、小剧场等不太受噪音干扰的功能被置于场地西端,形成了安静的教学环境的屏障;场地的狭长形状和日照要求的严苛使得排式布局成为了唯一选择,靠南侧的四层体量布置对日照要求更高的普通教室,北侧的五层体量则布置相对宽松的专用教室和教室办公室。


教学楼内庭院 ©苏圣亮

另一个更为隐性的约束则来自作为一种类型的学校建筑本身。当福柯将学校视为规训的一种形式之时,这种规训恰恰通过空间的分配(dispostif)而具有效力。空间往往被分隔为可不断重复的较小部分,形成一定数量的个体能够各居其所的“单元”。这些“单元”进一步以等级化的方式形成一个具有秩序的系统,构造出“既是建筑学上的,又具有实用功能的等级空间体系”。[5]具体到学校,这种关系往往体现在作为“单元”的教室和连接其的走廊上。这一组织模式强调了具有目的性的流线而消除无目的的漫游,推崇高效的单一性而排斥可选择性,而后两者则恰恰是江南营造传统或是山水秀作品中的“聚落”所强调的。


教学楼外走廊立面 ©苏圣亮

正是这多重的约束,使得最终的华展校区新建筑无法延续山水秀此前作品中的部分与整体的关系,而成为了一个容纳教学、办公、体育运动、课间活动等多种活动的周边式连续体量。它的轮廓几乎依照场地的边界偏移而来,从而保证了对场地形状和面积的最大程度的利用。与华东师范大学附属双语幼儿园中的、和教室单元形成“对偶”关系的庭院相比,在华展校区项目中,户外空间被整合为一个狭长的中心庭院。


教学楼北楼灰空间 ©苏圣亮

正是这种“大实大虚”的关系打破了山水秀以往作品中的虚实体量之间的更为离散的状态。尽管如此,连续并非意味着封闭,建筑师依然试图在这一庞大的周边式体量中创造出诸多的孔隙。譬如,南侧教学楼体量共计可容纳11个标准教室单元,在8间普通教室和1间教师办公室之外,剩余的2个单元则被打开,形成了可供学生自由探索和使用的半室外空间。连续的木质地面、墙面和天花,在以白色的墙面和预制钢筋混凝土槽型板为主的建筑中形成了一个一体化的异质的“口袋空间”,微微抬升的地面和两级台阶的设置更进一步地建立起了它们与走廊的递进关系。正如祝晓峰曾提出希望把设计做到“略少”的程度、从而让使用者有自由发挥的余地,这些“口袋空间”也有意地保持着空白的状态,交由师生们共同决定和布置它的使用。[6] 在体育馆综合楼中,上抬的体育馆和下沉的小剧场之间,有意地留出了一个半户外的风雨操场和中庭,它既保持了建筑整体在东西方向上的视线通畅,也通过底层的看台和草坡的处理也规整的长方形中心庭院形成了一丝变化。


走廊与桁架桥 ©苏圣亮

如果说约束条件下产生的周边式体量带来的是一个单向的环状流线,那么将中心庭院一分为二的连桥则尝试打破这种秩序的唯一性。折线状的三道连桥分别连接南北两侧教学楼的二、三、四层楼,不同的折线段时而并拢,时而脱离,两座凌空的直跑楼梯构成了不同连桥之间的次级连接。这一从结构上来说独立于教学楼主体的连桥,让人想起朱家角人文艺术馆中庭中的那座木质楼梯。类似地,两者均借助曲折的路径,在一个完整的空间中创造出一种蜿蜒盘旋的体验。更进一步地,这组连桥在学校的笔直的一点透视的空间中创造出了少有的移步换景式的体验。如果说整座校园建筑源自诸多自上而下的约束条件的限制,那么建筑师则试图在限制之中,“自下而上”地从具体的使用中发掘可能的弹性和灵活性,创造出突破常规的空间。


桁架桥 ©苏圣亮

集合的结构

半拱形的柱头处理无疑是高安路第一小学华展校区最为鲜明的设计手法。放大的柱头在提升梁柱交接点配筋和现浇条件的同时,也因为半拱的方向性而显露出空间中的一种秩序。在单跨悬挑的线性外廊中,柱梁之间的半拱指向了中心庭院,暗示出外廊与一侧梁柱结构之间承托关系。梁柱的侧面保持了混凝土的原有色调,正面则刷以薄荷绿,进一步强调沿外廊纵深方向的节奏感。


教学楼结构示意图 ©山水秀建筑事务所


教学楼外走廊 ©苏圣亮

在教室中,两处角柱的半拱形柱头则构成了一个圆角矩形,并通过混凝土与白色墙面及天花的颜色差异,形成了黑板的取景框。祝晓峰指出这一“景框”暗示着一种令学生专注前方的习惯。不仅如此,教室中对称布置的窗扇、对位布置的前后门与空调以及由白色预制钢筋混凝土槽型板构成的天花,均赋予了空间以一种稳定的秩序,从而能够有助于形成一种良好的学习氛围。[7]


普通教室 ©苏圣亮

由此,带有半拱形柱头的梁柱体系并非仅仅是力学意义上的结构构件。它一方面考虑了现浇与预制结构的交接需求,一方面也借助具有戏剧性的曲线打破了普通梁柱体系的横平竖直,并通过色彩的处理,使得结构成为了框构空间的显性元素。更进一步地,这种被框构的空间也塑造着使用者的行为。由此,从物理结构出发,它可以被视为是一种满足了力学、机电、空间和行为需求的集合性结构。


未来实验室 ©苏圣亮


教学楼北楼中走廊 ©苏圣亮


门厅 ©苏圣亮

这种集合性不仅体现在梁柱的处理上,也同样落实到了天花和立面的设计上。高安路第一小学华展校区整体采用了预制钢筋混凝土槽型板为天花,一方面避免了次梁和吊顶对空间效果的干扰,一方面也利用槽型板的自身形状,将电力与喷淋管线藏身其中,在局部则根据槽型板本身的肌理,进行照明灯光的布置。在南侧教学楼面向庭院的立面中,深灰色的圆角矩形框架暗示着梁柱结构的秩序。每个框架进一步细分为三个大小不一的圆角矩形,由金属网围合的部分容纳了消火栓,胶合木部分以家具的形式,整合了座椅、扶手与学生的阅读架,而剩余的一格矩形则成为了面向庭院的开敞的窗口。


教学楼外走廊 ©苏圣亮


剖透视 ©山水秀建筑事务所

事实上,回顾山水秀先前的作品,这一集合了物理结构、空间、机电和行为的结构似乎也是在单元和聚落之外的另一条若隐若现的线索。譬如,在华鑫中心中,支撑着上部“悬浮”结构的混凝土墙体不但收纳了垂直上下的设备管线,也借助其表面包裹的镜面不锈钢与来往的人们、周遭的自然环境形成着互动。[8]如果说传统意义上的结构处于服务建筑整体以及它的使用者的被动状态,那么借助这种集合性、尤其是与使用者行为之间的互动,结构在此获得了一种主动性。


综合楼楼梯 ©苏圣亮

作为延伸的建筑

在2020年完成的博士论文《建筑作为人的延伸:论建筑演化的三个基本途径》中,祝晓峰提出需要借助文化人类学的“延伸”概念,考察建筑的起源和演变,从而在一个突破经典建筑学范畴的框架下,审视建筑在当代面临的危机与挑战。[9] “延伸”是一个由文化人类学家爱德华·霍尔提出的一个用于描述人类在进化过程中所有的衍生和创造活动的术语。[10]在祝晓峰看来,将建筑视为人的延伸,意味着将其首先视为一种以人为原点、致力于满足人类身心需求的人造物。但与此同时,作为延伸的人造物,它也具有其自身的规律和特性,即“本体”。最后,正如延伸源自人类对自然环境的适应,延伸之物也包含着对人、环境及其它延伸之物的“交互”作用。


综合楼中庭 ©苏圣亮

“延伸”观的引入无疑显露出祝晓峰近年来建筑思考的变化。如果说先前的实践更多地关注本体与身心这两个维度,那么交互的介入,似乎暗示出一种从以人为核心逐渐向以人与它者之间的关系为核心的转变。从这层意义上来看,高安路第一小学华展校区或许可以被理解为一种过渡。诚然,它受制于严苛的现实条件,但在这件作品中,它既在局部呈现出建筑师先前实践的特征,又探索着一些新的可能性。或许也因为如此,它正是一件似“非”而“是”的山水秀的作品。


综合楼剪力墙洞口 ©苏圣亮

参考文献
[1] 青锋,祝晓峰.聚落的新生——山水秀主持建筑师祝晓峰访谈[J].建筑师,2019(02):114-121.
[2] 祝晓峰.与自然合作——上海华鑫展示中心设计[J].时代建筑,2013(04):98-103.
[3] 祝晓峰.蜂巢里的童年——上海华东师范大学附属双语幼儿园[J].时代建筑,2016(03):90-97.
[4] 祝晓峰.秩序的启迪——上海高安路第一小学华展校区的育人空间[J].建筑学报,2020(12):35-37.
[5] 米歇尔·福柯 著, 刘北成 译.规训与惩罚:监狱的诞生[M].北京:三联书店,2003:167.
[6] 同2.
[7] 同3.
[8] 同1.
[9] 祝晓峰.建筑作为人的延伸:论建筑演化的三个基本途径[D]. 上海:同济大学,2020.
[10]爱德华·霍尔著, 何道宽 译.无声的语言[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10:107.

项目图纸


总平面图 ©山水秀建筑事务所






各层平面图 ©山水秀建筑事务所




剖面图 ©山水秀建筑事务所


教学楼走廊详图 ©山水秀建筑事务所


教学楼外立面详图 ©山水秀建筑事务所

项目信息
设计单位:山水秀建筑事务所 Scenic Architecture Office
设计团队:祝晓峰、李启同、周延、张璇、张国浩、胡仙梅、许林峰    实习生:赫然、黄春铃、陶柯宇
项目地点:上海市徐汇区华展东路169号
项目功能:小学
设计/建成时间:2017/2020
基地面积:17645平米
建筑面积:30406平米(地上24392平米,地下6014平米)
合作设计单位:同济大学建筑设计研究院集团有限公司
业主:上海市徐汇区教育局/上海徐汇城市更新工程咨询有限公司
施工总包:上海徐房建筑实业公司
监理单位:上海上咨建设工程咨询有限公司
结构形式:教学楼和办公楼:预制混凝土框架结构;综合楼:混凝土剪力墙支撑钢框架结构
建筑材料:素混凝土保护剂、质感涂料、木色、彩色及灰色铝板、彩色、白色及深灰色穿孔铝板、木纹水泥纤维板、超白中空LOW-E玻璃、半透明及彩色玻璃砖、木色及深灰色铝合金窗框、铝方通吊顶、白色扩张铝板吊顶、浅灰色水磨石地砖、木纹地砖、木色扁钢栏杆、实木及木色铝合金扶手、芝麻灰花岗石板、不锈钢网帘、胶合实木座椅及阅读架
摄影:苏圣亮

凡注明“国际设计网”的所有文章,及本网站上的项目案例,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
已经授权者,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国际设计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